健康養身★大拇指長骨刺 關節鏡手術擺脫困擾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1名50歲媽媽,因長期勞動做家事,導致右手大拇指關節變形,且常會出現陣痛,就連拇指都無法舉起,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的拇指關節不但已磨損,且也長出骨刺,透過關節鏡手術切除後,總算擺脫長年的困擾。

這名患者出現大拇指關節變形時,以為是年紀增長所造成,並不以為意,直到疼痛加劇後,才就醫治療;高醫骨科主治醫師盧政昌指出,許多媽媽長期反覆地動作,很容易導致韌帶鬆弛、關節脫位等,若休息或復健後無法恢復,這時就有開刀的必要性。

醫師盧政昌進一步說明,治療上,過去都採以大傷口切開術重建韌帶或切骨等治療方式,恢復時間較長,目前已有大拇指關節鏡手術的技術,不但能清除發炎部位,也能將脫位的大拇指復位,約1個月後就能移除石膏鋼釘,盡快恢復日常生活。

需要使用手部精細動作的行業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也使臨床上罹患大拇指關節炎的患者逐漸增加;盧政昌提醒,若發現出現任何症狀時,就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症狀加劇,影響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2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孩子們開心放暑假,不論是球類運動或是泳訓課程都是活動安排的首選。但炎熱的天氣,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來說,卻是一大折磨。門諾醫院皮膚醫科醫師蔡凱淇呼籲,父母親除了避免讓孩子在艷陽下活動,減少流汗機會,也要隨時擦乾汗水並做好皮膚保濕,讓孩子遠離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流汗未乾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8歲蔡女士,右眼腫漲一年多,造成眼皮下垂、兩眼不等高等症狀,赴眼科求診,經檢查後發現,右上眼眶有骨性血管瘤,屬罕見疾病,安排血管攝影檢查及術前手術模擬,以及3D列印相關技術進行手術;另名30多歲陳先生,從小前額血管畸形腫瘤,常伴隨間歇性頭痛,經血管栓塞減少手術出血,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兒童聽損是常見的臨床問題,在台灣,每1000位新生兒中,有大約3至4位有中重度聽損問題,不僅影響語言發展,還會影響就學及社會適應能力,早期診斷治療即早復健對患者未來成長非常重要。「兒童聽力守護計劃」 未來有望一條龍全面顧聽損兒隨著雙耳重度兒童聽損治療納入健保,台大醫院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B、C型肝炎感染就是常見造成「肝病三部曲」的原因,而全台35歲以上成人中,就有180到200萬人其實是B型肝炎帶原者。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高嘉宏會長指出,近4到5成患者並不清楚自己有B型肝炎感染狀況,因此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