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天喝檸檬水 喝出一口黃牙

酸性飲料攝取過多 也有反效果

撰文 / 張又晴
出處 / 今周刊   923期
關聯關鍵字: 檸檬果汁酸性健康人生923

天天喝檸檬水 喝出一口黃牙

現在最紅的健康水果就是檸檬,因為它富含維他命C與營養素,讓喝檸檬汁成為全民運動。 但在大家為檸檬瘋狂的同時,也有人因它而腸胃不適,甚至出現一口黃板牙,到底怎麼吃,才能吃得到營養素又不傷健康,來看看檸檬健康喝全攻略。

「多喝檸檬可以美白。」「喝檸檬汁可以讓體質從酸性變鹼性。」「喝檸檬汁可以抗痛風、消除疲勞。」「喝檸檬汁可以抗癌。」

說起檸檬的功效,每個人都可以說出一兩種,可是,你知道嗎?若對檸檬沒有正確觀念,多喝檸檬汁只會惹病上身。

牙醫師陳忠明就曾接過一位從十八歲開始,每天喝一杯檸檬水的女性,她持續喝了三年後,發現自己原本潔白的牙齒竟變成一口黃牙,就醫才知凶手竟是自己每天喝的檸檬水。

陳忠明解釋,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只要接觸PH值五.五以下的物質,就會開始溶解;而檸檬PH值為一.八~二.四,這種強酸性會對琺瑯質產生酸蝕性,當表面較白的琺瑯質被腐蝕後,裡層的黃色琺瑯質出現,就會出現一口黃牙。

三總牙科部主治醫師邱國洲也提醒,除了檸檬之外,很多酸性飲料也會讓牙齒染色,像咖啡、可樂、茶,喝這些飲料最好使用吸管,避免讓飲料直接接觸到牙齒。

除了會造成牙齒外觀表面變化外,檸檬的強酸性也會造成消化道的異常。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蔡宏斌說,胃部屬於酸性區域,當攝取過多酸性物質時,只會讓胃酸分泌得更多、腸胃道脹氣;在過度刺激狀況下,會造成局部發炎,甚至是胃食道逆流、胃潰瘍。

蔡宏斌提醒,檸檬雖然好處很多,但一定要注意使用量,特別是腸胃道比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直接喝檸檬汁,一定要經過稀釋;而且也不建議每天喝檸檬汁,最好的方式還是均衡攝取食物,獲得均衡的營養素。

至於怕酸或是有胃潰瘍的民眾,他建議飲用檸檬水時,可以依「五千西西的水,加入半顆切片檸檬」為標準,飲用過程中避免空腹引起腸胃過酸,這樣就可以透過飲用檸檬水,獲得檸檬的營養素,也能避免攝取過多的酸刺激腸胃道。
 
蔡宏斌指出,夏天多喝檸檬水確實好處多多,因為小小一顆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檸檬酸、蘋果酸等營養成分。檸檬酸與蘋果酸除了可防治心血管疾病外,檸檬中的鉀離子更有助於調節身體體液的平衡,因為現代人習慣吃重鹹,以致飲食後需喝大量的水,才能將體內的鈉排除掉。 

檸檬果皮能抗老化

蔡宏斌強調,檸檬皮是民眾最易忽略的養分精華區,因為果皮中含有兩種重要物質,一個是抗氧化物質類黃酮與多酚,有助抗老化,第二則是檸檬皮中的一種油脂,有助於減重,所以民眾可別輕忽果皮所帶來的功效。

不過,蔡宏斌提醒,市面上販售的檸檬汁,通常都會添加糖與冰塊,所以建議自己DIY,以免攝取過多糖分;此外,有服用藥物的人,也不要把檸檬水當白開水喝,以免造成交互作用,影響藥效。

蔡宏斌表示,雖然果汁很方便,但要攝取水果營養,最好的方法還是直接吃,除了果肉外還能吃到纖維與其他營養素。

對於檸檬能抗癌的說法,醫師多半持保留態度。北醫血液腫瘤科主任戴承正指出,癌細胞是因為組織不正常地增生所導致,目前沒有直接證據可證實檸檬裡的成分可殺死癌細胞,因此不必有過度期待。

至於檸檬的抗氧化成效,戴承正認為確實有助細胞的抗老化。蔡宏斌也表認同,檸檬中的維他命C、E都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可協助細胞清除不必要的自由基,修復受損細胞,對於維持細胞的功能與年輕化,確實有不錯的幫助。

哪些果汁最健康?

如果每天只喝一杯果汁,那麼應該會想要挑好的來喝。
 
到底哪些果汁能帶來最佳營養。醫師蔡宏斌列出幾個值得推薦的果汁:

石榴汁 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能保護腦部功能與預防癌症。每天喝250c.c.可減少攝護腺癌復發風險。但它的糖與卡路里不低。

蔓越莓汁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維持免疫系統健康的營養素。飲用不加糖的蔓越莓汁有助減少泌尿道發炎的風險。

櫻桃汁 除了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之外,某些梅類的果汁還有抗發炎的特性。運動前後飲用,能減少運動造成的肌肉疼痛。

紅葡萄汁 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與白藜蘆醇等強力的抗氧化物,能助抗老。

黑棗汁 黑棗汁是便祕者的好朋友,因為它含有高含量的纖維,以及一種天然輕瀉劑——山梨醇。而且它還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鐵與鉀等營養素。

柳橙汁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且熱量比莓類果汁或葡萄汁來得低。不過與其他果汁相比,柳橙汁的抗氧化物含量較少。
 
 
三期今周刊免費試閱
天天喝檸檬水 喝出一口黃牙
 
 
【Life生活網取得《今周刊》授權文章專屬使用:原文詳載於《今周刊》。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情人節才剛過,然而調查卻發現,台灣男女對於性愛不論認知、態度、行為都差很大!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針對超過千位受訪者進行的2019《跨世代伴侶性愛品質調查》結果發現,半數台男勃起不夠硬,卻擔心服用藥物有失顏面,態度負面且不願就醫。 網路上充斥著以假亂真的偽藥網站,有近4成男性選擇網路購買來歷不明的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病患比例約為1:9。非小細胞肺癌包含肺腺癌、麟狀細胞癌及大細胞癌等等,其中最大宗的肺腺癌,又細分基因突變類型,例如EGFR、ALK、ROS1、MET、BRAF等等。無基因突變到ALK 基因檢測帶來治療新希望曾有一名肺癌患者只做一項基因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用眼需求大幅提升,長時間盯著螢幕、手機等,加上配戴隱形眼鏡、特殊體質、免疫疾病、高齡老化等種種因素,讓乾眼症逐步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三軍總醫院眼科部梁章敏主任表示,來門診求診的乾眼症病患人數連年創新高,且年齡有下降趨勢,年紀最小僅國小五年級,因男童向父母反映視力不清...

閱讀詳情 »

不只要苗條、還要有線條!「減重」儼然成為全民運動,但醫師提醒,步入中老年之後,可不能隨便減重,應該積極養「肌肉」,多做阻力訓練,並且在運動1小時內補充牛奶、豆漿或雞蛋等優質蛋白質,才能避免肌少症。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有16%罹患骨質疏鬆症,同時又伴隨其它疾病,1年內的死亡率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