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氣漸熱暢飲含糖飲料 小心引起痛風

天氣漸熱暢飲含糖飲料 小心引起痛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位高齡88歲的阿嬤,身體硬朗,但某次和家人聚餐又喝果汁飲料,半夜竟引發痛風,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胡宗慶談起母親有點心疼,因母親過去並無痛風病史等慢性疾病,只有輕微高血壓,但因家族聚餐上大魚大肉,又喝了果糖含量太高的果汁,才會促使痛風發作。

患者出現痛風 恐得忍受關節發炎等症狀

治療上,先抽出共35cc的關節液,且給予止痛藥緩解後,患者已逐漸紓緩症狀;胡宗慶說,當體內普林代謝異常,血中尿酸過高時,就會出現痛風,這時患者會因尿酸結晶鹽堆積在關節腔內,而出現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等症狀。

飲料含糖量高 喝多小心引發痛風

主任胡宗慶進一步說明,像是動物內臟、海鮮、高湯等等高普林食物,痛風患者應少吃外,其實像是罐裝飲料或手搖飲料等,因含糖量高,一不小心喝太多,就可能會因果糖代謝間接增加尿酸的產生,引發痛風急性發作,影響有如冬天吃火鍋進補相同的道理。

多喝水多排尿 降低引發痛風機率

隨著天氣暖和,痛風患者若想解渴,最好以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且平時多補充水分,讓每天尿量在2000cc以上,有利於幫助尿酸排泄;胡宗慶提醒,只要懂得痛風的衛教知識,從平時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就能降低引發疾病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3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黏液囊腫是口腔內常見的小唾液腺體疾病,在唇、頰黏膜、舌頭、上顎、口底都可能會發生,其中以下唇為最常見的發生部位。口腔內約有800~1,000個小唾液腺體分佈,分泌的唾液量非常少,一旦分泌的黏液無法順利排出到口腔而淤積在黏膜下,就可能會形成黏液囊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2月中發生在國道5號上的賞櫻團嚴重翻車事件,引發是否職業駕駛員「工時過長」、「過勞」導致的討論。成大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部藍凡耘醫師表示,在職業醫學上,「過勞」會增加引發心血管病的風險,但在此之前,長時間工作即可能造成「疲勞」的問題,像職業駕駛員開車打瞌睡所可能導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來歐美電子煙蔚為流行,使用人數直線上升,讓電子煙不只是菸品的次級替代品,而是除了菸品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在電子菸風潮的背後,流竄著許多正反面意見,有許多人認為電子菸可避開焦油等致癌成分,直接攝取到尼古丁,相對來說「健康」許多!?不過,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所進行的檢測結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70歲陳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接受血液透析5年,今年2月因倦怠無力被送至急診,檢驗血鉀 9.0 meq/L、心律不整;病人自述最近數週每天吃一顆牛番茄。另一名69歲林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接受血液透析5年,今年3月因發燒被送至急診,檢驗血鉀 6.6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