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感冒猝死? 原來是綠膿桿菌引發敗血症

嬰兒感冒猝死? 原來是綠膿桿菌引發敗血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六個月大女嬰,去年底因高燒、腹瀉三天就醫,白天看診時還活蹦亂跳,晚上在家突然活動力遽降,再送急診,則是出現併發敗血性休克,雖經搶救,仍宣告不治。父母一開始以為只是感冒,沒想到竟會猝死,後悔延誤送醫。院方研判,這名女嬰是因為綠膿桿菌感染後,引起併發症而死亡。

長庚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曾俊睿解釋,綠膿桿菌是一種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的感染性細菌,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或缺損時,很容易引起致死性的感染。

綠膿桿菌的重症病例,常伴隨著猝死的可能,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全的孩童,是高危險群。曾俊睿說,曾經有個遭到綠膿桿菌感染案例,這個孩子早上開始發燒、拉肚子,下午病情惡化後送至加護病房,晚間就過世了,讓父母對於孩子的猝逝難以接受外,還引發醫療糾紛。

曾俊睿醫師說,柯文哲上任時,要求市長辦公室要走極簡風,還下令把花都撤走。原來是因為花草盆栽裡的土壤,常有綠膿桿菌出沒,而出身自外科專業的柯文哲,習慣性地將所有危險因子排除。在外科手術中,若病人感染綠膿桿菌,致死率非常高。

五歲以下孩童是最容易感染綠膿桿菌的族群,多半在春夏交替(五月到十月間)感染,初期會有輕微發燒症狀、連續兩天以上的腹瀉,綠膿桿菌的死亡率不低,至少有兩成,死因通常是併發敗血症、休克以及器官衰竭。

綠膿桿菌是環境及人體常見的細菌,健康、免疫系統健全的成人接觸綠膿桿菌不會有影響,但對於免疫力較弱的孩童來說,常常一發病時就已經是重症了。曾俊睿醫師呼籲,若發現孩童有發燒、腹瀉時,一定要盡速就醫,也要謹慎使用抗生素,若抗生素使用不當,可能會使病菌的抗藥性增加。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10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人蔬菜普遍吃得少,加上外食方便,三餐都是外食的”老外”也不少,常聽到的外食組合包含:牛肉麵、滷肉飯、便當(小菜非蔬菜)、水餃…等,加起來一整天蔬菜量可能連一碗都不到。蔬菜吃得少會導致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其實吃夠蔬菜除了補充纖維外對減重而言還有更多的好處呢!正確的飲食習慣可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染上C肝也會傷腎!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感染C肝的患者,發生末期腎臟病風險最高可達3.06倍,成果發表於今年4月《肝臟學》期刊。醫師提醒,接受洗腎或腎臟移植的患者,應及早檢驗是否感染C肝,以免讓腎臟功能雪上加霜。感染慢性C肝 末期腎病風險高台大醫院、陽明大學研究團隊,針對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有句話說「萬病歸脾土,醫病先醫腸」。所謂的腸漏症,就是腸道菌相失衡,造成腸道毒素流竄全身,引起許多的病痛。腸道不健康 全身系統都受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王輝明表示,健康的腸道黏膜可吸收毒素,再由肝臟進一步解毒;當腸道的益生菌消失,毒素就會跑到全身各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民眾急診時機點,竟與死亡風險有關。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團隊在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發表研究指出,民眾若在周末假日、國定假期急診,死亡率會比較高。研究也發現,這種現象似乎與醫護人員工作量多寡無關,可能與患者個別狀況較有關聯。不過在上述研究當中,研究人員並沒有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