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子宮肌瘤「遍地開花」 貧血公主血流成河

子宮肌瘤「遍地開花」 貧血公主血流成河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32歲楊小姐常經痛、頭暈,也有貧血問題,月經來時,也曾開會開到一半,突然感覺下面一片血流,幾乎站不住,差點昏倒。到醫院接受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裡密密麻麻長了數十顆子宮肌瘤,雖然嘗試使用止血藥、口服避孕藥、黃體素藥物等,效果都很有限,她也曾在子宮內放入避孕投藥系統,結果竟被經血沖出,苦不堪言。

每4名女性 就有1人有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好發於30歲到45歲女性族群,在生育年齡中,年齡越大,發生機率越高。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部主任洪滿榮表示,像楊小姐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根據統計,子宮肌瘤盛行率約25%,也就是每4名女性就有一人有子宮肌瘤,而每4名子宮肌瘤患者中,就有1人出現嚴重經痛、貧血、頭暈,或頻尿、消化不良等壓迫症狀,有時甚至影響生活。

台灣婦科醫學會理事暨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洪煥程醫師分析,台灣子宮肌瘤患者人數近36萬人,治療方式分為手術、藥物治療,手術包括子宮肌瘤切除或子宮切除,但多數患者希望保留子宮,因此臨床上以使用非侵入性藥物治療者占多數。

治療子宮肌瘤 用藥有新選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任龍震宇指出,子宮肌瘤成長情況與荷爾蒙息息相關,傳統藥物治療多將重點放在抑制女性荷爾蒙分泌,或以症狀控制為主,使用藥物種類包括收縮止血藥、非類固醇類止痛藥、黃體素藥物、避孕藥等,這類藥物只限於短期症狀治療,當停用藥物,症狀就會恢復,也可能產生噁心、嘔吐、疲倦嗜睡、增胖等副作用。

洪滿榮部主任補充,目前治療子宮肌瘤有新型口服藥物可供選擇,這類藥物屬黃體素受體調節劑,藥物結合體內黃體素接受器,以調控荷爾蒙連鎖反應,患者用藥時,月經會暫時停止,出血過多現象會趨於緩和,貧血、易疲累症狀也會趨於緩和,這類藥物甚至可以抑制子宮肌瘤細胞新生,進一步使細胞壞死,讓肌瘤萎縮。如果真的需要動手術,患者也可先服藥,使肌瘤縮小,並降低手術風險,讓患者治療上有新選擇。不過少部分患者用藥後可能產生頭痛副作用,而台灣患者發生副作用比率比歐美來得低。

預防子宮肌瘤 應從日常保健做起
洪煥程醫師也提醒,民眾想預防子宮肌瘤,應從日常保健做起,作息要維持正常,避免熬夜,飲食也要營養均衡,避免過量攝取山藥、蜂王乳等含荷爾蒙食品或藥品,以減少子宮肌瘤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2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20歲的男大學生,因為近視而有戴隱形眼鏡習慣,但時間一久,常因為懶惰而沒有正常清洗隱形眼鏡,有時藥水用完,甚至用自來水沖洗和浸泡,6個月後,因眼睛紅、痛到醫院治療。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角膜科主治醫師黃奕勛表示,由於清潔不周全,使得這位病人的角膜不僅潰爛,還培養出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名23歲女性,因工作壓力大,導致月經來時經量變少,甚至兩天就結束,且在月經來臨前,常感到乳房脹痛,甚至會伴隨小腹疼痛等現象;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文娟指出,這名患者主要是因壓力大造成的肝鬱氣滯,透過加味逍遙散配上養血調氣藥物,才逐漸好轉。一般女性每次月經週期的正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耳屎到底挖不挖?相信這是大家共同的疑問,耳朵癢掏一下,耳屎油油的拿耳扒扒一下;但是,醫師表示,耳屎自己會掉出來,基本上不需要自行去挖,以免造成慢性發炎,且應避免上理髮廳掏耳朵,以免耳朵受到感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劉博仁解釋,耳屎屬於微酸性,具有殺菌的功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位年約50歲的吳先生,罹患糖尿病及高血壓多年,在藥物控制下都維持的不錯,但這半年卻出現血糖飆升、血壓飆高的現象,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右邊腎上腺有一個五公分腫瘤;所幸經手術摘除,血糖與血壓也逐漸回穩,而其術後病理報告則顯示為惡性腎上腺腫瘤。安南醫院腎臟科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