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糞便潛血檢查 遠離大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大腸癌堪稱國人罹患率最高的癌症!一位住在台南永康區的55歲郭姓市民,平日不大注重健康,去年參加該區衛生所舉辦的行動醫院健康檢查後,結果顯示為異常,至大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罹患大腸癌第一期,所幸發現的早,接受手術治療後已逐漸重拾健康。

根據衛福部統計,99年大腸癌發生人數已將近1萬5千人,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每年都會有4千多人因此死亡,死亡率高達20%,也就是說,每5位罹患大腸癌的患者中就有1人會死亡。而台南市101年因大腸直腸癌死亡的人數高達558人,較前一年增加116人,主要可能是因為發現時大都為晚期癌、來不及治療而死亡。

目前糞便潛血檢查是篩檢大腸癌最簡易又有效的方式!當檢查結果為陽性者就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確診。研究顯示,約有40-50%會發現腺瘤性瘜肉(癌性病變),5-7%發現大腸癌,且發現的大腸癌患者中,約有70%為第二期以前的早期癌變。

癌症登記資料也可發現,由腺瘤性瘜肉轉變成大腸癌約須 5-10 年的時間,因此,只要記得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一定可以早日發現異常,為自身健康把關。台南市衛生局也呼籲民眾,一旦檢查結果顯示為陽性,請務必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免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先機。

根據台南市衛生局統計,目前該市50-69歲民眾,有接受大腸直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者約只有35%,尚有65%(約27萬人)的市民未曾接受檢查;且接受過糞便潛血檢查異常的民眾,有近2萬5千人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該局呼籲50-69歲〈易罹患大腸癌高危險年齡層〉及尚未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的民眾,應儘早接受檢查。另外,若有大腸癌家庭遺傳病史的民眾,建議提前篩檢年齡並定期做大腸鏡檢查,才能降低罹癌風險、早期治療提升治癒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55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24歲未婚男性,自述去年畢業後待業了3個多月,找到目前工作但薪資低,且非自己興趣專項,想換工作時又遇到疫情大爆發,公司直接放無薪假,頓時經濟壓力大增,投了近百份履歷,大多石沉大海,焦慮失眠、無法專注的情況持續數月,待疫情稍緩趕緊求助門診。診斷有焦慮症,持續於門診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幼兒園與社區新冠Delta群聚,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資訊,案16169與16170檢出血清抗體陽性,很有可能在7天至10天內感染;另外,案16160雖暫訂境外移入,陳時中坦言不排除台灣社區感染。 指揮中心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案16169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其中在境外移入個案中,有5例為突破性感染個案,其中還出現首例混打AZ、莫德納,突破性感染Delta變種病毒。雙北各增1例 國一生、6旬翁確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例牛津AZ混打莫德納,突破性感染新冠Delta變異病毒!今(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9月3日至9月9日境外移入病毒基因定序,案16059曾經混打2劑疫苗,擁有號稱「最強保護力」,仍然無法檔下Delta入侵。 ▲9月3日至9月9日境外移入病毒基因定序結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