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專家秘訣:孕媽咪如何做運動

 懷孕對那些渴望生寶寶的女性及至整個家庭都是一個莫大的喜訊,在懷胎十月中,孕媽咪們過上了皇后般的生活,什麼家務活都不用乾,甚至還不需要去單位上班,這樣的生活是否對孩子有利呢?其實不然,孕期也需要適當運動,下面,專家就來支招,教孕媽咪如何做運動。

                           專家秘訣:孕媽咪如何做運動

    整天呆在家裡不活動是不是真的就對寶寶好呢?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孕媽咪也應該適當的做做運動,當然,還要注意掌握正確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孕媽咪怎麼運動好。

 

孕媽咪運動的五大理由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對孕婦來說是兩條生命,意義格外重要。   

理由一:   適當的、合理的運動能促進孕媽咪消化、吸收功能,可以給肚子裡的寶寶提供充足的營養,到時候會有充足的體力順利分娩,分娩後也能迅速恢復身材。   

理由二:   懷孕期間進行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血液中氧的含量,消除身體的疲勞和不適,保持精神振奮和心情舒暢。  

理由三:   孕期運動能刺激胎兒的大腦、感覺器官、平衡器官以及胎兒和呼吸系統的發育。   

理由四:   適當運動可以促進母體及胎兒的新陳代謝,既增強了孕婦的體質,又使胎兒的免疫力有所增強。   

理由五:運動時由於孕婦肌肉和骨盆關節等受到了鍛煉,也為日後順利分娩創造了條件。   關鍵問題是,孕婦的運動如何才算是合理的,合適的,這就需要我們從運動的時期、運動的時間、運動的方式以及運動時注意的問題等幾個方面加以分析。   

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在懷孕第4—7個月之間是孕媽咪最適合運動的時期,以懷孕的前期、中期、後期而言,一般來說運動只能做到中期即懷孕七個月前,而且運動的時間要越來越短,動作要越來越輕柔。   運動地點要保持安靜、清潔、舒適,想休息就休息,而且要隨時補充水分。

 

專家建議  

 1.如果你的感覺不太好的話,在懷孕的早期即前三個月最好不要做運動,因為這時胚胎在子宮裡還沒有牢固地“紮下營盤”,運動失當很可能會導致流產。  

 2.在懷孕的後期,即7個月以後也不適宜做運動,因為這時胎兒已經長得很大了,運動有可能導致早產等問題。   因此,孕婦適宜的運動時間段,一般應該開始於懷孕第4個月,結束於懷孕的第7個月。在這個階段,運動的方式基本是一樣的,只是活動量幅度應該逐漸減小,畢竟肚子越來越大,很多動作做起來越來越不方便了。

 

特別提醒   在進行運動期間,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陰道流出了水樣物,或是發生出血,同時小肚子也痛起來了,請注意:這些都屬於流產的徵兆,應立即停止運動,馬上去醫院讓醫師檢查。

 

幾點注意事項   1.在進行孕期運動的時候,你還要注意衣服樣式要寬鬆,穿合腳的平底鞋。   2.注意保暖,以免著涼。運動後宜採用沐浴沖澡的方式,不要用盆浴浸泡。洗頭髮的時候,如果自己不方便,可以請人幫助清洗,但要採用頭往前傾的姿勢來沖洗頭部。   3.即便在懷孕的4月到7月份,也並非所有的孕婦都適合做運動。如果你有心髒病,或是腎臟泌尿系統的疾病,或是曾經有過流產史,自然是不適於做孕期運動的。患有妊娠高血壓者,由於血壓不穩定,也不適於運動。   4.如果大夫診斷你懷了個雙胞胎,雖然很高興,但是在高興之餘,還要小心為妙,不要隨意運動!假如醫生告訴你是前置胎盤,陰道出現了不規則出血、提前出現宮縮等現象,是絕不能有運動的念頭的,此時此刻必須靜養,來不得半點含糊。

 

美國醫學家的觀點  許多人擔心活動會導致早產,但是美國醫學專家利用連續記錄運動中孕婦子宮收縮和胎兒心跳數據的裝置,發現孕婦在運動時心跳顯著加快,而胎兒的心率卻不上升,從而說明孕婦的適當適量運動對胎兒沒有不良影響。   

美國專家的研究還得出這樣的結論,適當孕期運動不僅對早產無影響,而且在懷孕早期和中期適當運動,還可能降低早產危險!那麼,為什麼運動會降低早產呢?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自我選擇感覺良好有關,但該結論尚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對於美國科學家的觀點,我們要注意早期運動的問題,有不舒服的情況,在早期須加以注意。   

每天做做保健操很有用處,但是孕期的運動不一定拘泥於做保健操,很多日常活動都可以作為孕期運動的方式。如果你平時不喜愛運動,懷孕時堅持每天做10分鐘的體操併步行半小時即可。對於你來說過度的運動影響胎盤血液供給,對胎兒不利。   有的孕婦原來就一直習慣於從事某項運動,妊娠期間可以在絕對避免高強度過量運動的前提下繼續這些活動。一般情況下,以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運動方式比較適宜。   妊娠早期,如果你願意運動的話,也沒有其他禁忌,可參加一些不劇烈的活動,如短途自行車、等等。到妊娠中期,你則可以選擇一些節奏緩慢的運動項目,如打太極拳、散步等。散步這項活動很好,方便適宜,不僅能提高神經系統和心肺等臟器的功能,而且可以使腿肌、腹壁肌、胸廓肌、心肌加強活動。 

 

 運動的環境和時間也很重要   

孕期運動應注意選擇好運動的地點和時間。如條件許可,盡可能到花草茂盛、綠樹成蔭的地方,這些地方空氣清新、氧氣濃度高,塵土和噪音都較少,對母體和胎兒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另外據有關資料統計表明,城市中下午四點到七點之間空氣污染相對嚴重,孕婦要注意避開這段時間鍛煉和外出,以利於母親和胎兒的身體健康。    

以上專家為孕媽咪支招,教孕媽咪如何做運動,孕媽咪們不妨多學學,要注意,在孕期也應進行適當的運動,當然,在運動方法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不能選擇那些劇烈的運動方式。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癌友抗拒治療竟因化療副作用60歲的張女士因嚴重腹痛就醫檢查,才發現升結腸位置有一顆8cm大的腫瘤,且同時合併肝轉移,醫師建議先以手術將腸道腫瘤切除後再輔助化療,然而張女士在化療後發生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不僅持續發生還越來越嚴重,導致體力明顯下降,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也使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心腎糖」族群,營養限制較多,一不小心,很容易熱量不夠、營養不良。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唐德成指出,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若引發肌少症,肌肉耗損嚴重,全身免疫系統、重要器官就會受影響,骨質更容易流失,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夏天是游泳、戲水旺季,出現溺水意外的機率自然也比較高,美國醫學專家提醒,多數人以為,在水中才會產生溺水意外,事實上,游泳上岸後即使已過了好幾小時,還是可能產生「乾溺」、「二度溺水」,進而危及生命。因此民眾游泳上岸後,即使過了好幾小時才出現呼吸困難等異常症狀,還是得盡快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回饋醫院 活肝移植捐贈者教病友自主管理30歲的劉家良,在22歲那年捐出自己部分肝臟挽救罹患肝硬化的父親,住院期間和醫師、社工成為好朋友,現在身為健身教練的他,再次回到醫院服務,提供給每個月回診的患者,簡單的運動課程,幫助增強肌力,也帶給這些患者健康觀念,讓這些經過手術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