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症下藥!不同年齡層男人的『性』表現

人的個性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對於性愛的習慣及慾望也是,有人說「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那麼男人呢?
對症下藥!不同年齡層男人的『性』表現
20歲出頭
20出頭的男人雖然已經成年,卻仍有濃濃的男孩青春氣息,以及用不完的精力和血氣方剛的衝動,這時候的男人相較過去更強烈散發著慾望的雄性激素,並且心也比較浮動、自由。

他們的精力旺盛到會令人吃驚,就算在外奔波(或打球)了一天,回到家還可以跟情人大戰三回合,或是明明party一整晚,隔天早上仍能用一柱擎天的姿態叫你起床陪他玩。他們對於性正處於探索更多新奇好玩的階段,或許技巧不一定純熟,但勇於嘗試的好奇與〝量〞絕對夠多!有專家指出:「生理構造決定了男人在這個時期較擅長以性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所以如果你的情人是這個年紀的男人,沒有高超的性技巧沒關係,但要有足夠的體力與柔軟度陪他當一天七次郎!(開始練習瑜珈吧)
對症下藥!不同年齡層男人的『性』表現
28歲~32歲
經歷了從學校畢業、當兵接著適應新職場生活,大約到28歲時男孩才會真的轉型變男人,他們開始以認真與嚴厲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生活與人生規劃,而對於感情也開始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

因為生理與心理的漸驅成熟,使得這個年齡的男人在性愛高潮生活方面更加注重重雙方互動的感受,希望與另一半達到 共同歡愉 的目的。並且也因為已經有過嘗試的階段,這時候的他們希望另一半也有著一定的性愛經驗與技巧,這樣才可以跟他一起共赴巫山雲雨。

同時接近30歲左右的男人會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擁有自己的主張、有獨立思考與照顧自己的能力。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責任感,更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共同生活、共同成長的伴侶,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玩伴。
對症下藥!不同年齡層男人的『性』表現
33歲~39歲
三十多歲的男人社交圈會逐漸縮小,他們不再四處跟各種女孩子約會,因為早已在心中確立了自己要的是什麼樣類型的女孩。而他們也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喜歡玩樂了。有相關研究表示,在20歲時有55%的男人平均一周外出活動三次以上,而到了30歲變只剩下15%的男人會這麼做了。一方面事業心跟家庭心都比較重了,另外一方面可以勾起自己興趣的異性也少了,party animal 基本上已經不存在於這個年齡層。就算要從事活動,他們也漸漸的傾向跟死黨小聚小酌或者是從事有益身心健康的戶外休閒活動。

這時候就到了把他“收進囊中”的時候了!女性們千萬不要錯過這黃金時機,由於這時的他已經相當成熟,經驗豐富,而且精力還算充沛。他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尊重他、欣賞他、更多地發掘他的優點的女性。

30歲的男人在性愛高潮方面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質取勝〞!技巧是他的強項,性愛高潮生活的密度不會很大,但在質感高度應該會有所保證,這是 經驗 與 柔情 累積的結果。
對症下藥!不同年齡層男人的『性』表現
39歲以上
上了點年紀的男人無論在喜悅抑或痛苦時都顯得不那麼外露,更加有自我約束力。 這點同樣自然而然地影響到了他們尋找生活中的伴侶。

35歲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在向女性明確關係時通常會非常小心翼翼,由於他們往往在過往的歲月裡曾經屢次地碰壁,跌倒,甚至受傷。這種謹慎是感情磨礪的自然流露。大多數過了35歲的男人在和年輕女孩約會時會顯得很強勢,由於他們有更豐富的生活經驗。告訴前來約會的女孩該往哪兒,該做什麼是這一類成熟男性的〝特殊本領〞。他們對於自己的決定總是很有信心,並藉此成為年輕女孩心目中的偶像。

不可否認,35歲的男人,雄性激素的分泌能力已經開始下降,他也很可能不再像20來歲的年輕人一樣勇往直前,但是,他卻擁有年輕人有錢也無處買的財富:經驗。他們在性愛高潮方面的經驗很足,這也需要性伴侶有著同樣豐富的經驗。

 對症下藥!不同年齡層男人的『性』表現

了解了不同年齡段男人對於性愛高潮的慾求後,你就可以不用像隻無頭蒼蠅般嘗試各種錯誤的方式,針對不同男人的需求滿足對方並找出適合自己的模式,是對現在的你最好的方式!

相關文章閱讀:

7種鍛煉幫男人提高『性能力』!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2830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曾讓許多城市「封城」,許多人非必要都不允許外出,台灣師範大學參與德國波茨坦大學,1項橫跨101國大型研究發現,居家檢疫/隔離時即便在室內運動,都能改善孤獨感與孤立感,現在已經可以利用電腦、手機、行動網路設備,在網路資料協助下,隨時隨地都能維持運動讓心情保持穩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多間教學醫院,包含台大與北榮等,分別公告暫緩施打公費流感疫苗,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北市衛生局決定,轄區內按照醫院等級,每日分配最多300劑,很可能確保醫事人員能接種完成,各院所先暫緩對外施打,會再與北市衛生局溝通,希望有餘力時能恢復開放。 北市衛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5名新冠境外移入病例,病例分別有第536例至540例,當中第536例入境時有症狀,機場採檢陰性,居家檢驗時症狀持續自認過敏未通報,卻在指揮中心因第530例回溯檢驗,竟發現病毒核酸成陽性,目前指揮中心已針對第530例相關立專案討論,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人體隨著年紀增長,常見的現象是肌肉量逐漸流失,導致體能耐力降低,不少長輩常常懼怕慢性病上身,對於飲食過度小心節制,反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造成肌少症或衰弱症。年齡越高衰弱比率越高 易致意外發生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顯示20萬名65歲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