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代謝症候群找上你!

小心代謝症候群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平日常外食,假日與家人團聚享受美食之際,是否不知不覺多吃了一點?小心,代謝症候群慢慢靠近你囉!「代謝症候群」是指血壓、血糖偏高及血脂異常等代謝危險因子群聚現象造成生理檢查值出現異常,但身體尚未感覺到不適。

5大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包含:血壓值≧130/85mmHg、空腹血糖≧100mg/dl、三酸甘油脂≧150mg/dl、男性腰圍≧90cm或女性腰圍≧80cm、男性高密度膽固醇<40mg/dl或女性高密度膽固醇<50mg/dl,若您年滿20歲,符合上述危險因子其中一項,就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若5項危險因子符合3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囉!

吃得多動得少都會引起

「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與現代人壓力過大、生活型態及飲食不正常習習相關,包括吃得多、動得少,導致攝取的熱量過剩、身體脂肪囤積腹部,使體內控制代謝的激素出現異常,造成血糖、血壓及血脂過高等代謝問題。

5撇步預防代謝症候群

如何預防「代謝症候群」的發生,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您健康小撇步!

1.維持理想體重:肥胖者(BMI≧27)者膽固醇異常機率是正常體位者的1.5倍,且肥胖者常伴隨腰圍異常的現象。

2.健康飲食:不暴飲暴食、多攝取當季蔬果,皆有助於促進身體代謝能力。

3.晚間11點前入睡:睡眠不足或晚睡都會影響身體代謝,長期下來除了疲勞更會導致代謝變慢甚至失衡。

4.減少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油炸食物及烘焙糕點含有更多的飽和及反式脂肪,經常使用會造成代謝失衡,提高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5.每週5次運動,每次30分鐘: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細胞對激素的利用,對維持理想體重也有正面效果。

若能遵循以上要點,相信可以讓「代謝症候群」遠離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迎接更健康的生活,跟「代謝症候群」說再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日前有一名電腦工程師跟蹤女學生,並熊抱她做出猥褻舉動,遭到逮捕;他並坦承有戀物癖,曾竊取表姐內褲洩慾。其實,戀物癖還不只會有這些行為,甚至有人因為忍不住想偷高跟鞋,也遭到控告。精神科醫師提醒,若是會有戀物癖的衝動時,應及早就醫診治,進而能避免觸法。 和大腦中血清素過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醫界早發現,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風險,傳統多以抗凝血藥「華法林」(Warfarin)降低中風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王俊傑醫師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發佈記者會中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台灣心房顫動患者使用傳統藥物後,不只容易出現出血性中風,一旦有出血性中風,死亡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想要身材苗條,不少人對飲食斤斤計較,尤其不敢吃澱粉食物,但減重不能吃澱粉真的正確嗎?營養師表示,選對澱粉食物能夠維持飽足感,不會暴飲暴食,還可幫助脂肪分解,例如糙米、地瓜都不錯。 澱粉提供身體能量 營養師張皓閔指出,醣類是人體3大必需營養素之一,澱粉則是主要的醣類來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日前已正名為「肺阻塞」及台語版「肺塞病」)高居全球死因第三位,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在台灣,40歲以上成年人盛行率則是6%至10%,一年也超過5千人因此病而死亡;醫師提醒,秋冬是COPD好發季節,尤其是感冒病毒容易在冬天入侵,一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