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帕金森氏症「關機效應」 跌倒傷顱恐致死

帕金森氏症「關機效應」 跌倒傷顱恐致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在台灣,每10萬人當中約有140人得到帕金森氏症;臨床上,就有1名70多歲男子,罹患帕金森氏症至中期時,出現了「關機效應」,導致患者跌倒發生顱內出血,狀況非常不樂觀。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外科曾仁河醫師指出,大多數帕金森氏症患者為先天腦部細胞退化得比一般人快,再加上後天因素而造成。症狀為靜止性顫抖、僵硬、動作遲緩,以及缺乏平衡感。所謂「關機效應」是指只要服藥後就可開始行動,當藥效過了就不會動了。而帕金森氏症雖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有可能發生肢體僵硬、動作失衡、跌倒造成顱內出血,以及容易感染引起肺炎等併發症。

歷史上的名人毛澤東、鄧小平以及希特勒都是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台灣音樂家李泰祥也是帕金森氏症患者,在養病期間,他仍時有創作,並多次參與相關音樂會,直到今年元月,在睡夢中安詳病逝。曾仁河醫師表示,帕金森氏症通常是先天性體質與後天因素造成,是人類退化的過程,大多發生在晚年,國人應重視。

曾仁河表示,帕金森氏症早期的症狀為寫字會越寫越醜越小、四肢開始僵硬,以及出現靜止型的顫抖;中期症狀為僵硬程度變嚴重、面無表情、話變少,以及記憶力開始衰退;到了晚期,可能發生完全不動及完全不說話的狀態。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頭暈、便祕、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憂鬱症等問題。

在藥物治療上,曾仁河提到,由於帕金森氏症是一個老化的階段,藥物只能改善生活並降低併發症發生,當患者出現憂鬱症時,家人要保持樂觀的心情鼓勵患者,並讓患者維持運動來增加活動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AI智慧機器人引起話題,也引爆醫療機器人的市場商機! 根據國外研究機構BCG波士頓諮詢估算,全球醫療機器人行業每年營收達到74.7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每年15.4%的年複合增長率穩定成長,至2020年,全球醫療機器人規模有望達到114億美元,其中手術機器人約佔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生兒涵涵,每次吸奶都很用力,甚至會用上下牙齦去咬,讓媽媽哺乳時,感到非常疼痛,到醫院進行新生兒預防注射檢查時,發現有舌繫帶緊縮的問題;經過手術治療,解決媽媽哺乳疼痛的問題,也讓涵涵免於日後吞嚥、說話障礙的困擾。舌繫帶緊縮 影響發音、說話台北慈濟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陳克琦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暑假期間,適逢旅遊旺季,據外交部觀光局公布的資料顯示,國人出國的人數逐年攀升。不少人想賺些外快,因而在出國時購買醫藥用品,再自行至網站販售,殊不知此行為已觸法!個人網路賣藥恐挨罰根據食藥署106年1-7月統計,查獲透過網路販售未經核准,擅自輸入的日本藥品佔最大宗,例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腰椎、脊椎疼痛,有時不見得是骨刺造成。台中榮總泌尿外科主任裘坤元表示,門診曾遇到患者因腰椎、脊椎疼痛就醫,以為是骨刺。檢查發現,竟是攝護腺癌轉移造成,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有攝護腺癌,當出現疼痛症狀,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攝護腺癌骨轉移 好像「針在揻」裘坤元主任指出,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