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輕男子氣胸 單孔胸腔鏡手術隔天出院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微創手術已成為外科手術趨勢,而且從多孔已進步到單孔!就有一名二十歲年輕男子,因為氣胸到台南市立醫院就醫,經由該院以「單切孔胸腔鏡」進行手術,這名男子恢復良好,在術後隔天即出院回家了。

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南市立醫院胸腔暨食道外科吳星賢醫師表示,該男子突然發生左邊胸痛、呼吸微喘的情形來掛急,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為自發性氣胸,在放置胸管引流後,並採用「單切孔胸腔鏡」進行肺楔狀切除手術,將異常肺泡組織切除和縫合治療;手術隔天,患者已不再氣漏,經拔除胸管後即出院回家。

吳星賢醫師指出,傳統開胸手術或胸腔鏡手術,都是經由兩根肋骨間的空間進入胸腔進行手術操作,而每根肋骨都有伴隨的神經及血管,因此傷口的數目及大小會直接影響手術後的疼痛及恢復;而「單切孔胸腔鏡」手術顧名思義就是以一個手術切孔,就可以完成胸腔鏡手術。

單切孔胸腔鏡手術的傷口只有大約一個2公分的切孔,切孔可以用保護套撐開及保護,然後將內視鏡及手術器同時經由此切孔進入胸腔,在仔細檢視病灶後,才進行手術。

吳星賢醫師強調,單切孔胸腔鏡手術由於傷口疼痛減低,以及住院天數減少,對患者來說,不失為一種新的手術選擇,尤其適合使用在不複雜的個案,比如自發性氣胸、肋膜積液的清除及診斷、肺部結節切除、甚至肺葉切除手術等病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43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林太太早,怎麼最近都沒看到林先生出來運動?」在公園走路時,方媽媽熱情地打招呼。「他呀,最近都沒什麼精神、動作很慢。」林太太苦惱地說:「而且他走路都走很小步、走不快,拖拖拉拉的,我就沒邀他出來運動。」「咦?他走路很小步?手會抖嗎?」方媽媽提醒:「如果有的話,要趕快去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中醫穴位保養有助緩解嗅覺異常!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部主治醫師張哲彬醫師表示,嗅覺是人體重要的功能,平常可以按摩鼻子兩側迎香穴、印堂穴,搭配精油刺激5至10秒,有助於緩解嗅覺異常症狀。醫師呼籲,平常少碰生冷刺激物,如有任何嗅覺問題,應積極求診找出失嗅原因,把握發病起六個月復原...

閱讀詳情 »

身體病痛的根源在於走路方式! 接下來我要從腳和走路的錯誤使用方式開始介紹,何種類型會引起何種身體不適,請一定要比對自己平常的走路方式。 1.「腳尖承重」引起的全身不適 日本人典型的走路方式就是身體前屈,重心擺在腳尖。腳尖承重時,為了避免重心往前傾倒,就會彎曲腳趾,叉開雙腳使勁站好,於是小腿肚及腳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約50多歲的B型肝炎患者,長期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控制病情,卻在一次自行停藥後,急性肝炎發作導致嚴重肝衰竭,須緊急換肝保命。收治此患者的林口長庚肝臟科許朝偉主任表示,早上到急診室探望他時,意識還清楚且對答如流,沒想到才六小時患者開始語速變慢、語無倫次甚至連身旁的妻子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