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怎麼治療嗅覺問題? 針藥輔以穴位緩解嗅覺異常

中醫怎麼治療嗅覺問題? 針藥輔以穴位緩解嗅覺異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中醫穴位保養有助緩解嗅覺異常!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部主治醫師張哲彬醫師表示,嗅覺是人體重要的功能,平常可以按摩鼻子兩側迎香穴、印堂穴,搭配精油刺激5至10秒,有助於緩解嗅覺異常症狀。醫師呼籲,平常少碰生冷刺激物,如有任何嗅覺問題,應積極求診找出失嗅原因,把握發病起六個月復原期,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何謂嗅覺失靈? 嗅覺功能障礙 

張哲彬表示,中醫理論認為鼻是肺的外竅,肺氣通於鼻,肺氣合鼻能知香臭,因此鼻子要發揮正常通氣和嗅覺功能,肺氣必須調整正常。《諸病源侯論》:「鼻氣不宣條,故不知香臭而為齆也。」代表著鼻氣如不能暢通就不能聞到香味。至於引起障礙原因眾多,最常見是長期鼻過敏導致黏膜增生、病毒感染影響嗅覺神經、鼻瘜肉阻塞鼻腔氣流、甚至腦外傷導致嗅覺神經損傷、腫瘤壓迫大腦嗅覺區域,都會引起嗅覺功能喪失。

嗅覺異常怎麼辦? 先釐清失嗅原因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中醫治療上是先處理鼻腔惡化成因(風、寒、熱、痰飲),再依據患者體質(虛、瘀)做調理。中醫臨床診治有內服藥和針灸,依患者體質判斷虛實寒熱,以及釐清引發失去嗅覺的病因,通過疏風清熱、健脾補氣、溫補等藥方做體質調理,讓身體水液代謝正常,改善鼻腔內部環境。若是長期失去嗅覺者,醫師形容好比要重建破壞的戰場,調理需一段時間,才能讓發炎受傷的嗅神經細胞有機會恢復正常。

恢復鼻腔通氣  搭配針灸效果佳

至於針灸有宣通鼻竅的效果,張哲彬說,他臨床上常用迎香穴、印堂穴、上星穴改善鼻腔周圍循環。若伴隨其它症狀,搭配輔助穴道疏通氣血,像是足三里、陰陵泉改善脾胃問題;腎關穴、太溪穴溫腎利水;合谷穴、太衝穴來行氣活血。若害怕針灸者可改以雷射針灸,利用雷射能量改變經絡狀態,一樣能達到改善效果。除針刺之外,也能運用「頭皮針」刺激腦部嗅覺區域,加強血液循環,幫助神經修復及活化。

改善嗅覺問題  穴道按摩有幫忙

張哲彬指出,嗅覺是人體基本的重要功能,日常生活應避免抽菸、二手菸、空汙等刺激物,也應少碰冰飲、烤炸辣刺激性食物,外出配戴口罩也是避免呼吸道過敏的好方法。日常穴位保養可以揉按迎香穴、印堂穴,搭配精油刺激5至10秒有助嗅覺細胞再生,而檸檬、玫瑰、尤加利、丁香油等香味濃郁植物適合使用。醫師呼籲,如有任何嗅覺問題,應積極尋求醫師協助,釐清嗅覺失靈問題,把握黃金六個月復原期,恢復鼻腔正常生理功能。

【延伸閱讀】

韓國女星的減肥菜單真的會瘦? 小心「溜溜球效應」更難瘦

跌倒慘釀後十字韌帶斷裂 30歲女靠這招重獲輕盈腳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原來大人也會罹患腸病毒?夏季與初秋是腸病毒的高峰時期。臨床上,就有一對張姓夫妻,因為在家照顧罹患腸病毒的幼稚園大班兒子,不料在四天後,卻出現了拉肚子症狀,不僅肚子絞痛難耐,還水瀉不止,自行服用腸胃及止瀉藥都沒有效果,原來也感染到了腸病毒。這對夫妻經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一到,日頭赤炎炎,醫院中醫門診中,總是有許多中暑的患者,究竟如何預防中暑呢?中醫師指出,除了避免長時間曝曬於高溫下,平時少吃冰,養成多喝水、多攝取當季新鮮蔬果,以及充足睡眠的習慣,中暑就不會找上門。中醫稱中暑為「疰夏之症」,是指許多民眾每當夏季時,容易感到虛弱疲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5歲的男子,平時喜愛戶外運動,今年農曆年前和機車擦撞,造成左膝關節前側有撕裂傷,傷口癒合良好。康復後便再次騎腳踏車運動,隔天早上卻發現左膝關節腫脹無法行走,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受傷時導致膝關節的後十字韌帶斷裂及半月板破裂,但X光未檢查出。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炎熱,許多季節性失眠患者,又去醫院報到了。一名45歲中年男子,最近每晚翻來覆去睡不著,嚴重影響工作狀況,原來他在每年夏天都必須到醫院拿藥。醫師指出,季節性失眠患者容易受到天氣溫度變化,而影響睡眠品質,睡覺時最好開冷氣,並避免洗完澡馬上就寢。收治患者的新光醫院睡眠中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