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肌缺氧恐猝死 震波讓心血管「長出來」

心肌缺氧恐猝死 震波讓心血管「長出來」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60多歲的黃先生是冠心病患者,最近總是覺得心臟跳動不太規律,時而正常、時而心跳加快,感覺心臟快從嘴裡跳出來,甚至有暈眩、腦部缺血的現象,經醫師診斷後發現,是因為心肌缺氧導致的心室早期收縮。醫師告誡黃先生,如果這種心律不整的問題未改善,可能會導致心室頻脈、甚至是心室顫動的發生,嚴重甚至會造成猝死。然而,黃先生卻因前後接受過3次心導管手術均無法順利打通病灶, 對於繞道手術的風險又抱持存疑的態度,讓他在治療上進退維谷。

亞東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黃姍惠表示,冠心病患者由於通常都伴隨著心肌缺氧的問題,導致加重心室顫動、心室頻脈發生之可能性。目前要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氧氣灌注的問題,多仰賴氣球擴張術、心導管手術、心血管繞道手術等方式進行,然而,大約有10%的冠心病病患(特別是合併有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瀰漫性病變、身體情況不佳、害怕手術帶來的相關併發症等等,而不適合進行繞道手術或心導管手術治療,只能靠僅有的藥物來減緩心肌缺氧的問題,對於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健康影響甚鉅。幸而近年引進台灣的心臟震波,不用動刀及麻醉,對於無法進行心導管或血管繞道手術的患者,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黃先生在因緣際會之下,轉診至亞東醫院進行心臟震波治療,在治療後一個月左右開始出現改善,在完成九週療程及持續的藥物治療下,心肌缺氧以及心律不整有顯著進步,心室早期收縮的比率從原先的30%降低至幾乎檢測不到,大大減輕了冠心病為生活帶來的不安。

「心臟可比擬做水田,主渠道不通,讓小渠道去灌溉,一樣可以有足夠的血流量」,黃姍惠醫師解釋,心臟震波治療是透過一種高頻率的聲波刺激心血管增生,如「體外按摩心臟」般,進而改善心肌血流的灌注,減少心絞痛或心臟衰竭的發生。由於治療過程是以心臟超音波定位,再施以體外震波,所以毋須開刀,也不用住院,只要定期回診即可。衛福部前年核可後正式引進,但目前健保署尚未核准給付,所以必須自費接受治療。

黃姍惠醫師提醒,心臟震波治療雖比傳統心導管或繞道手術更為簡便,但並非人人都適合,如心臟內血栓或患有急性心內膜炎、心肌炎等等,都不適合心臟震波的治療;此外,不論採行何種治療方式,少油鹽的飲食、不煙酒與定期運動仍是維持心血管健康的不二法門。遵從醫師指示、定時服藥、定期回診、定期量血壓及追蹤血糖、膽固醇,並配合生活作息調整來減少冠心病危險因子,才能讓治療的效果更顯著,也才是維護心臟健康的根本之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72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身體的細胞會受傷、老化,多能性幹細胞則是修補身體的契機!中央研究院最新研究首度發現,人類多能性幹細胞中的環形RNA,具有調控幹細胞維持與分化的功能,除了開啟多能性幹細胞的應用潛力外,未來也將有助於發展創新醫療技術,將環形RNA作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標的。醫療新契機 環形R...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歲月飛逝,老化是人體的自然現象,人總想減緩老化速度,凍齡抗老成為現代人不論男女的努力目標。根據研究指出,人體血液中的穀胱甘肽(GSH)能避免DNA氧化、清除自由基,因此又被稱為「抗氧化之母」。若要抗老化,首要條件就是提升血液中的穀胱甘肽濃度。什麼是穀胱甘肽?人體細胞含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目前正值柿子產季,在新的一年開始,不少人會吃柿子,期望會有好事發生。營養師提醒,柿子富含單寧酸,空腹時食用容易形成結石,甚至引起胃潰瘍、胃出血。柿子營養素豐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社區整合照護科營養師洪若樸表示,柿子富含多種營養素,每100克的柿子含有碳水化合物15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吸菸、嚼食檳榔是口腔疾病致病因子,因為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微血管收縮,使得牙齦周邊的血液循環不良,影響到牙周組織、自我修復的能力,造成牙菌斑更容易孳生。很多人誤認為只要檳榔沒有含紅、白灰等添加物,就不會致癌,但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其實在2003年就將檳榔子列為第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