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必看!啤酒加海鮮是導致痛風的真兇?痛風病人不能吃的食物!為家人健康收藏~(歡迎分享)

痛風和很多飲食禁忌聯繫在一起,比如「不能同時海鮮、喝啤酒」,「不能喝太多甜飲料」、「不能吃豆製品」、「不能喝火鍋湯」等等。這些飲食禁忌到底是為何?痛風病人的飲食究竟如何?

痛風是如何產生的

痛風的產生與尿酸密切相關。人體代謝會產生嘌呤,從食物中也會攝入嘌呤,嘌呤代謝之後產生尿酸。正常情況下,尿酸經腎臟從尿液排出。但是如果嘌呤過多,產生的尿酸也多。尿酸過多,或者人體排出尿酸的通路不暢,尿酸就會在體內蓄積。蓄積到一定濃度,尿酸會結晶析出。這些結晶發生在關節處就會導致痛風。通常痛風是從大腳趾開始,逐漸擴展到其他關節。通常來說女性痛風發病率低於男性。

必看!啤酒加海鮮是導致痛風的真兇?痛風病人不能吃的食物!為家人健康收藏~(歡迎分享)

痛風患者腫大的手指關節,發作時十分痛苦。

原發性痛風有一些遺傳因素,患者體內嘌呤合成途徑的相關酶活性增加,高嘌呤食物往往是促進因素,但內源性代謝紊亂是主要的病因,所以痛風病人應該避免的食物不等於健康人也不能吃。

痛風的飲食因素——高嘌呤食物

人們不容易改變身體代謝產生的嘌呤,但可以避免高嘌呤的食物來減少尿酸的產生。

在中國人常見的食物中,動物的內臟和大腦是嘌呤含量最高的,比如肝、腰、心、胰臟等。此外,野味、鵝、某些魚類(比如沙丁魚、鳳尾魚、三文魚等)、扇貝等也是這一類。通常100克這些食物中所含的嘌呤能達到200毫克以上。

其次是各種肉,比如豬肉、牛肉、羊肉、水產等,通常嘌呤含量在每百克100到200毫克之間。

有的食物如果按干重來計算,嘌呤含量也很高。比如牛肝菌,100克乾貨的嘌呤含量可以排入「最高」的陣容,而100克干豆中的含量也可以與第二陣容的各種肉比肩。不過,如果按照「鮮重」或者烹飪之後的「食物重量」來計算,它們的含量就只能進入「第三陣容」。比如豆腐,每百克所含的嘌呤大概在60到70毫克,而煮熟的大豆每百克則不到50毫克。這個量跟燕麥片、西蘭花、豌豆、菠菜、青椒、香蕉等嘌呤含量比較高的蔬菜水果差不多。

必看!啤酒加海鮮是導致痛風的真兇?痛風病人不能吃的食物!為家人健康收藏~(歡迎分享)關於各種食物的嘌呤含量,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一張表是美國常見的指南。翻譯自:https://dcc2.bumc.bu.edu/goutstudy/PurineContent.aspx

痛風的非嘌呤因素

痛風來源於體內的尿酸蓄積。如果說高嘌呤飲食是尿酸蓄積「開源」因素,那麼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會影響到尿酸在血液中的蓄積。雖然詳細的機理還不是非常清楚,甚至這些調查數據也不能完全排除「混在因素」的影響。不過對於痛風病人來說,也足夠用來指導生活方式的調整了。

高糖是一個重大的風險因素,儘管高糖飲料和零食本身含有的嘌呤量往往很低。還不清楚高糖飲料導致的尿酸增加是因為肥胖還是胰島素抗性降低等其他因素,但是高果糖漿的攝入量與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正性相關。雖然許多調查是針對高果糖漿,沒有證據顯示蔗糖會比高果糖漿更好,所以一般結論是「糖會導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增加」。【1-3】

酒精飲料也是一個重大的風險因素。大量飲酒可使得嘌呤的分解加速,加快尿酸的生成,同時酒精飲料不利於腎小管對尿酸的濾出,使得尿酸的排泄也減少。在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提供的痛風飲食指南里,酒精和飽和脂肪可能會干擾尿酸的排出,也會導致血液中尿酸的增加。【4】

關於痛風飲食的禁忌

有了上面的基礎,我們就可以來分析傳說中的那幾條和痛風有關的飲食禁忌:

  1. 「啤酒與海鮮同吃導致痛風」:酒精與海鮮各自都是痛風的高風險因素,加在一起是雪上加霜,分開吃也同樣有效。對於痛風病人,吃這些食物可能引發症狀。對於非痛風病人,吃這些食物會增加風險,但不至於吃一次就導致痛風。愛常吃這些食物的人,需要在美食和一個不大的風險之間權衡。【5】
  2. 「痛風病人不能吃豆製品」:雖然干豆中含有比較多的嘌呤,但是干豆做成食物之後,嘌呤就被稀釋了,所以豆製品中的嘌呤含量跟一些蔬菜水果相當,比肉類要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植物蛋白以及某些嘌呤含量「較高」的蔬菜水果,並沒有增加血液中尿酸的含量。有一些調查結果,甚至顯示豆製品食用量高的人群中,血液尿酸的含量更低。所以普通人和痛風患者都可以吃豆製品【6-7】
  3. 「喝火鍋湯導致痛風」:火鍋湯中的嘌呤含量高低取決於涮了什麼。考慮到一般人吃火鍋都少不了海鮮、牛羊肉、動物內臟、腦花等等「第一陣容」的高嘌呤食物,火鍋湯中的嘌呤含量會比較高。普通人偶爾喝一些問題不大,痛風病人喝了的確可能引發症狀。另外,不光是火鍋湯不要喝,肉湯、雞湯、魚湯、高湯和老湯嘌呤含量都不低,對於痛風病人都不利。痛風病人要秉持「吃肉棄湯」的習慣(其實「吃肉棄湯」對非痛風病人也是明智的選擇)。我國有煲湯習慣的地區,往往也是痛風的高發地區。
  4. 「甜飲料引發痛風」:不管是從果糖代謝、增加體重、降低胰島素抗性等可能機理,還是飲食習慣與血液尿酸的流行病學調查,含糖飲料和高尿酸血症難以撇清關係。所以,痛風病人避免含糖飲料是應該的。當然,沒有痛風的病人也應該控制每日攝入的糖類。

結論:

在廣泛流傳的痛風飲食禁忌中,海鮮與啤酒不管是一起吃還是分開吃,對於痛風患者都是高風險因素,痛風患者不能吃豆製品與科學證據相左;含糖飲料增加血液尿酸有科學證據支持;而通常的火鍋湯中會含有較多嘌呤,痛風病人確實應該避免。

而對健康人來說,海鮮和啤酒可以同吃,甜飲料也不是不可以喝,但控制甜飲料的攝入是健康的選擇。

痛風病人(或者高尿酸人群)的飲食原則可以簡單總結如下:

需要避免的食物:各種動物內臟、腦、野味、某些海鮮和魚類、啤酒等各種酒精飲料。不是所有的海鮮和魚類都含有高嘌呤,痛風急性期患者可避免攝入一切海鮮和魚類,痛風緩解期可有選擇的吃一些嘌呤相對較低的海鮮和魚類。

需要限制攝入的食物:高糖食物、飽和脂肪、各種肉類。

推薦吃的食物:碳水化合物、低脂和無脂奶製品、植物蛋白食品、大量的水。

 

相關推薦

來自英國的媽媽伊莎貝拉在孕期26周時,由於胎盤出現了問題,有先兆子癇,迫使她進行剖腹產生下了女兒,出生後寶寶體重僅為1斤多。早產的寶寶不得不全身插滿管子,輸送營養維持器官的正常發育。 (圖片翻攝自toutiao) 通過鼻飼管喂食,由鼻孔插入,經由咽部,通過食管到達胃部注入食物和營養。然而在出生後僅...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中或運動時有人常能聽到關節發出「嘎嘎」的聲響,比如蹲起時膝關節有響音;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動脖子時頸椎有聲音;還有人經常玩手指,讓手指發出關節響聲……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關節「彈響」。面對關節「彈響」,有些人惶恐不安,趕緊就醫檢查;有些人卻毫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晚期肺腺癌有救了!第16屆世界肺癌年會在美國舉行,針對晚期肺腺癌有突破性的研究發現,使用第三代肺腺癌標靶藥治療的患者,7成腫瘤受到抑制,疾病控制率高達9成,副作用更大幅降低。 這項跨國研究共收治210名晚期肺腺癌,且EGFR基因二次突變患者,第二期研究發現,使用第三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學三年級的黃小弟,每天晚上都要抱著布偶才能入睡;不料,一個周日清晨開始打噴嚏、眼睛搔癢,家長整夜無法安心。專科醫師建議,這種情況,可先使用新型抗組織胺糖漿緩解症狀;若發生夜咳、鼻涕變黃變濃,甚至高燒等細菌感染症狀,才需要立即就醫。 開業過敏氣喘專科診所院長曾俊睿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