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忽視小兒疝氣 病況嚴重會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胡奶奶三歲的孫子半年前因右側腹股溝鼓起前往小兒科看診,醫師診斷為右側腹股溝疝氣,並建議至外科醫院進行手術,但因孩子的父母忙於工作,且小孩也從未告知會疼痛或哭鬧,因此一直放著沒有處理。沒想到日前小孫子在半夜哭鬧不休,隔天父母在孩子開始嘔吐後才帶其就醫掛急診,結果被診斷為因右腹股溝疝氣引起的腸卡住。

胡奶奶小孫子卡在疝氣袋的腸子顏色已有點轉黑,若再慢2~3小時,腸子可能因壓迫在疝氣袋太久,導至血液循環不良而爛掉,屆時就得切掉爛掉的腸子重新接合,那代誌就大條了!所幸能早一步送醫治療,經由醫師把腸子推回腹腔並修補破損,住院一天後,小孫子已安全返家,也讓家長們鬆了一口氣。

專治疝氣已經30年的台中博愛醫院院長曾振橿表示,小兒疝氣原因均為先天性遺傳 ,疝氣平常是不會疼痛,但有時腸子掉下來,卡在陰囊或腹股溝中,不能復位至腹腔時,就會引起腸絞厄的現象,患部會腫大,且異常疼痛,患者會噁心、嘔吐,病況嚴重時,腸子會因為被壓迫太久而引起腸壞死、腸破洞,更嚴重的還會引起腹膜炎、敗血症而死亡,案例中胡奶奶的孫子即為腸絞厄,只是還沒腸壞死。

小兒疝氣發生原因是先天性的,所以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預防,也不可能自然痊癒,治療方法也只有手術一途;曾振橿院長指出,老一輩會說疝氣是因為「冷身」引起,吃一些較「熱」的食物就會好,其實是沒有醫學根據,而有的人會用疝氣帶把疝氣縛住,但這只是治標,若拿掉疝氣帶,腸子仍然會掉下來。

曾振橿醫師進一步指出,曾遇到小孩久用疝氣帶未癒,前來手術時才發現因疝氣帶太緊,壓迫到睪丸血液循環不良,致使睪丸壞死,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因此,小孩一旦確診是疝氣,即應接受外科手術,不要過度使用疝氣帶,以免導致傷害,而且越快手術越好,否則會有腸壞死之類狀況發生的疑慮。

因為外科手術及麻醉技術的進步,疝氣手術已較簡單且安全;通常熟練的外科醫師約十至十五分鐘手術即可完成,但因小孩的器官組織較小較精細,不熟練的醫師手術時間可能會拉長,小孩不但會吸收較多麻醉藥,且流血較多,組織曝露於空氣中較長,較易引起感染,而且因技術不熟練還可能發生許多副作用,如手術後再發、傷口感染、傷及輸精管等不良後果。因此,曾振橿醫師建議,找醫師治療疝氣,應找專門手術疝氣的外科醫師,也可指定教學醫院的主任級或資深主治醫師,才能得到較好的手術結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61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68歲的李伯伯,喪偶五年,子女都已各自成家立業,獨居多年。伯伯自退休後生活缺乏重心,覺得生活沒意義,且身體每況愈下,不想拖累家人而萌生了輕生念頭。不知道這樣的故事是否正發生在您的生活當中? 自殺族群以65歲以上長者最多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佈本市104年自殺死亡人數為4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新的一年又來臨,不少銀髮族或新一代的 「酷哥辣妹」年輕族群,想趁著假期變換髮色染髮漂亮過連假,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頭皮是毛囊最多、最密集的部位,染髮劑的成分可能透過毛囊進入人體,不當使用染髮劑則可能出現如紅斑、搔癢、水泡、皮膚潰爛等症狀。建議遵循「染髮5撇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資訊科技的發達及網際網路的便利縮短人們之間的距離,同時形成不同以往的交友模式,多數兒童及少年透過臉書、Line、Instagram等應用程式交友、聯繫情感或發展親密關係,但其匿名性卻成為性侵害犯罪的溫床。衛生福利部呼籲,年假期間父母需多關心子女使用網路的情形,並協助孩...

閱讀詳情 »

早餐是一天的開端,影響着工作、學習的狀態。 而一些吃早餐的謠言竟然會影響人的健康!   吃早餐的三大錯誤 ▌ 熱量太高 不論是傳統早餐中的油餅、油條、生煎,還是浮着厚厚一層油的粉或麵條,它們的共同之處就是: 油脂高,熱量高 。 攝入脂肪和膽固醇過多,消化時間延長,血液過久積於腹部,造成腦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