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恐怖!這些每天一定會用的東西居然藏著這麼多細菌!!!太可怕了...

細菌無所不在,往往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地方。食物有保存期,到期後會失去風味,還可能吃壞肚子。一些我們幾乎每天要用的物品也有所謂的使用期限,使用過久,就會細菌滋生,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健康,所以必須定期汰換。恐怖 這些每天一定會用的東西居然藏著這麼多細菌 太可怕了...1、 牙刷

牙刷是早晚都會用到的日常衛生用品。刷牙後的牙刷含有食物和水,長期放在潮濕的浴室內,容易滋生細菌。實驗研究結果顯示,使用三個月的牙刷,會附著五種以上的大量細菌,口腔、浴室、空氣中的細菌都會在牙刷上附著滋生。

刷頭若使用半年便含有180萬個細菌。除了在刷之前清洗刷頭外,牙醫師建議牙刷更換的頻率是三個月。並且最好每隔三至五天用醋浸泡一次。

美國醫學實驗發現,一些長期的咽喉疾病患者,如果每隔幾個星期就更換一把新的牙刷,對於病情有明顯改善。

恐怖 這些每天一定會用的東西居然藏著這麼多細菌 太可怕了...

2、毛巾
每天都要與之“親密接觸”的毛巾,很多人半年甚至更久才會更換,也不進行定期消毒,這屬於不良衛生習慣,對健康不利。

沐浴後、洗臉後使用的毛巾藏著數以百萬計的細菌,受到皮膚油脂、空氣灰塵侵蝕,在相對潮濕得浴室,毛巾因其吸濕性,成為細菌滋長的溫床。而且毛巾是纖維織物,使用時間長了,深入纖維縫隙內的細菌很難清除,清洗、晾曬、高溫蒸煮等方式只能在短時間內控制細菌數量,並不能永久清除細菌。

建議同條毛巾每次用後清洗、每周用熱水燙過,3個月應須更換新毛巾。

恐怖 這些每天一定會用的東西居然藏著這麼多細菌 太可怕了...

3、隱形眼鏡盒
不少年輕男女為了美觀與方便性著想,都會​​選擇配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與眼睛接觸密切,為了防止感染,清潔工作更是要注意。

隱形眼鏡盒打開後細菌便會找上來,容易增加眼睛感染風險。而且隱形眼鏡盒用久了,難免會在邊邊角角堆積一些灰塵或是髒污,不少人第一直覺就是拿去水龍頭下沖洗乾淨。沖洗後若未擦乾就使用,自來水會混入保養液裡,進而產生細菌。

建議隱形眼鏡盒以保養液沖洗,每三個月盡量做更換。而且,隱形眼鏡盒最好也不要放浴室,因為潮濕容易發霉,更容易滋生細菌。

恐怖 這些每天一定會用的東西居然藏著這麼多細菌 太可怕了...

4、枕頭
你家的枕頭多久洗一次,換一次?這個問題是不是不好回答。每次打掃衛生時,會把床單、枕套、被套洗得乾乾淨淨,但卻忘了最密切的寢具———枕頭。

枕頭長期使用後同樣也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許多細菌。頭髮若未清潔就躺上去,灰塵和細菌容易沾染枕頭,而睡覺時不自覺流出的口水或汗液如果滲透到枕頭里面,易孳生細菌、黴菌。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在人們每晚睡覺的枕頭上,有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僅有噁心的蟲子(塵蹣),可能還有致命的真菌(曲霉菌)。

建議每3周定期清洗,一年後可考慮更換。

恐怖 這些每天一定會用的東西居然藏著這麼多細菌 太可怕了...

5、洗碗海綿
清洗食用後餐具的海綿可能會反過來污染餐具。很多人將海綿放在洗碗槽,以便下次使用,但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啃食海綿里面的食物殘渣。若未更換或消毒,細菌就容易在清洗時又回到餐具上。

亞利桑那大學助理研究員凱莉‧博萊特博士表示,海綿使用上的交叉感染也是常見的。在切過生肉後,用海綿擦拭刀片與砧板,又使用同一塊海綿去擦拭盤子,通常這種海綿會發現易引發食物性中毒的沙門氏菌,與可能導致腹瀉與腹痛的彎曲桿菌。

建議每個月須更換一次洗碗海綿。

恐怖 這些每天一定會用的東西居然藏著這麼多細菌 太可怕了...

6、不沾鍋
食物不易黏鍋又省油,不沾鍋成為不少家庭主婦的最愛。其表面的塗料讓食物在烹調過程中不易沾黏。

紐約西奈山醫療中心臨床醫學教授阿爾伯特•萊維表示,美國環境工作組(EWG)研究稱,當不粘鍋加熱超過260攝氏度時,就會釋放出至少6種有毒氣體,其中包括兩種致癌氣體、兩種全球污染物和一種致命的化學物質。一旦不粘鍋塗料被劃受損,即使在較低溫度下也容易釋放出無色無味的有害氣體。

專家建議,一旦不粘鍋塗料受損,就該換新的了。

恐怖 這些每天一定會用的東西居然藏著這麼多細菌 太可怕了...

7、沐浴球
有人在洗澡時喜歡用沐浴球,倒上沐浴乳後搓揉,其質地變得更細緻。美聯社曾報導,一個沐浴球上藏著72億個細菌。除了真菌之外,還有在浴室中沾染的多種菌群。

長時間未更換沐浴球,讓身體很可能會沾染細菌。專家建議,除了定期清洗、高溫消毒、避放潮濕處外,建議每三個星期到一個月就盡量更換。

恐怖 這些每天一定會用的東西居然藏著這麼多細菌 太可怕了...

牙刷不是用到開花再換就好了嗎?!毛巾不是可以用到破然後繼續當抹布嗎?!枕頭套冬天幾乎沒再換的啊!!!我的天啊...原來我這麼不健康......

via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透過讓民眾花錢有感來抑制醫療浪費,拿藥、做檢驗檢查、跑急診就醫都要多收費的「部分負擔」調漲案,今(16)日終於拍板定案,衛福部下午正式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門診藥品、門診檢驗檢查、急診應自行負擔之費用」草案,按健保署先前推估約有4成民眾一年得多花200元起跳...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許育禎營養師 Omicron再度襲擊全球,而且專攻孩童,讓父母們人心惶惶12歲以下兒童在沒有疫苗可打的情況下,盡量保持良好作息與飲食習慣,以避免病毒找上身。育禎營養師分享三個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1、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與睡眠不足,睡眠狀況不佳會導致免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雖然趨緩,但境外移入個案仍居高不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9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個案及8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亦點名要檢討自韓國入境的採檢措施,因為光是今日境外移入個案...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立法院今(16)日上午聯席審查核食,卻因為遭藍委砲轟「去年疫情死了800多人,今年還要開放核食?」,讓衛福部長陳時中動了怒,開口回嗆。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再談此事,指立法院是個很尊嚴的地方,大家都要互相尊重,「這樣一個800多人的死亡要跟核食扯在一起,有點扯太遠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