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感念慈濟伸出援手 少年做志工回饋

感念慈濟伸出援手 少年做志工回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5歲的李岳鴻從小家境清寒,一路靠著老師和同學幫忙,才能順利求學。今年父親因意外跌倒而傷重不治,慈濟志工伸出援手,協助喪葬費和助念,讓他感受到社會溫暖,因此受到啟發,到醫院做志工回饋更多人的善念。在親身體會過親人的生離死別後,在醫院幫助其他人,更能將心比心,也更懂得如何撫慰病患。

由於母親擔心李岳鴻學壞,加上對於慈濟有著好感,因此送他到慈濟念書,從小學一路讀到國中都是慈濟學校。雖然他念書方面一直不是很理想,但也沒做過讓父母操心的事,擁有良好品德。直到父親意外跌倒,使得腦部受到嚴重撞擊,父親住院期間,讓李岳鴻第一次感受到,家屬的焦急和期盼的心情,並體會到人生中的生老病死,倍感痛苦。

即便父親最後仍回天乏術,但李岳鴻為了成為母親的依靠,因此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父親的喪葬費來自許多慈濟志工的協助,在喪禮上也來了許多志工幫忙,讓他相當感動。「在我們最苦的時候,這群像天使般的慈濟人出現了,他們伸出援手幫忙我們,那時候我就發願,以後也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手心向下、回饋社會的志工。」李岳鴻滿懷感謝地訴說。

李岳鴻透過班導師的鼓勵和推薦,第一次報名暑期志工就成功。在做志工的期間,遇到許多病人和家屬,由於本身曾經也是病人家屬的角色,因此更懂得貼近他們的心。即便只是幫年紀大的病患搥背、聊天,但從他們臉上滿足的笑容中,得到了無與倫比的快樂和成就感。他表示,「面對父親往生後的痛,因此可以體會家屬等待親人痊癒的奇蹟和希望,更知道如何陪伴他人,而在醫院裡,真的能讓人見苦知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33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年四技二專暨二技統一入學測驗,與國中會考,將分別於5月2日與3日,以及5月16與17日進行,教育部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要求在考場的所有人員都必須配戴口罩,如果考生沒戴口罩將會予不計分處分,並且往年常見的家長陪考,今年也全面禁止,改由學校組成考生服務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耳朵常常覺得悶悶、怪怪的」、「為什麼呼吸聲特別大,講話時回音感很重」,小心有可能是罹患了耳咽管開放症!林口長庚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趙偉傑表示,門診中確實有一半的病人,因減肥或是糖尿病引起體重快速下降,使得耳咽管脂肪流失,誘發上述症狀。調節耳朵內部壓力 協助中耳腔排除細菌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漏尿是許多產後與中、老年婦女常常遇到的困擾,除了對生活品質有影響之外,也會因為可能產生的尿騷味造成人際交往的困擾。而因荷爾蒙失調而造成的陰道乾澀、搔癢甚至疼痛的狀況也常在生產完的產婦、哺乳中的媽媽、更年期婦女、與癌症治療中的病人身上發現。影響層面從個人不適到性生活不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自從武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世界各國皆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每天聽到各種統計數字快速累積,難免令人焦慮。許多父母為了保護家中寶貝不受侵害,除了努力讓自己跟上防疫資訊的更新,還要判斷消息可靠程度,無形中累積心理壓力。在叮嚀孩子落實洗手、戴口罩的同時,也增加親子衝突,究竟針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