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發炎/適當做大肌群運動 可抗發炎

慢性發炎/適當做大肌群運動 可抗發炎

2012/11/05

【聯合報/記者王燕華/報導】

慢性發炎潛藏在體內,要怎麼發現?有什麼症狀?常見的說法包括睡眠不好,睡醒後還是覺得累,常常疲勞,皮膚容易發癢、過敏或是濕疹等。另外像是肌肉、關節或身體內部不明痠痛,或體力退化、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怕光等,出現愈多,慢性發炎的可能性愈高。

 

症狀長期難緩解 找醫師檢查

不過,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潘柏榮認為,慢性發炎體質與自體免疫疾病不同。後者是身體的免疫混亂,把自身的東西視為外來物去對抗。而慢性發炎體質,是一種代謝功能失調所引發的全身性輕度發炎反應,早期並沒有專一器官明顯的表現方式,臨床上很難從症狀來推斷。

他表示,慢性發炎多半是全身性、長期性的,若認為身體出現和平常不一樣的不舒服,而且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透過充分的休息就能獲得緩解的時候,應該先找醫生檢測確認,先排除掉一些嚴重疾病,才能懷疑可能與慢性發炎體質有關係。

 

排除生活壞因子 身體可復原

事實上,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醫界近來年對慢性發炎作了不少研究,已經獲得一些共識,像是第二型糖尿病、冠狀動脈硬化疾病、神經退化疾病,還有部分癌症,這些以前不認為與發炎有關的疾病,其實都和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息息相關。

潘柏榮說,慢性發炎體質是一種可以界定為功能性的問題,體內細胞組織的發炎現象,只要好好作生活調適,避免掉像是壓力、熬夜等不好的因子,加上均衡的飲食,避免有害物質的影響,身體機能就可能恢復,不一定需要藥物才能改善。

 

運動肌肉激素 能對抗發炎

有些人屬於發炎體質,這可能跟壓力、食物、環境、情緒都有關係,造成身體形成容易發炎的環境,除了改善飲食外,透過運動,讓自己回到身心平衡,也是很好的一個方式。

近來醫界認為運動能夠抗發炎,歸納起來,主要是透過兩種方式:一是改變容易發炎的環境,適當運動時,肌肉收縮會產生的肌肉激素(Myokines),對改善慢性發炎有幫助。另一是減少腹部囤積的脂肪。腹部脂肪很多跟疾病有關係,運動塑身能減少發炎的產生。

既然肌肉收縮會誘發Myokines的產生,可以抗發炎,但是運動百百種,哪些運動才有效呢?

 

大腿臀部 都屬大肌群運動

潘柏榮指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適合的運動不一樣,一般來說,為了讓肌肉有效產生Myokines,應該要從事大肌群的運動,身體肌肉中,以大腿、臀部都是屬於大肌群的運動,所以要從事全身性的運動,像是游泳、健走、慢跑、跳繩、腳踏車等都是,可以視自己的體能及興趣,選擇適當的大肌群運動。

另外,適當的運動強度可以誘發體內保護性蛋白的產生,提高身體對自由基的耐受度,減少發炎破壞。



全文網址: 慢性發炎/適當做大肌群運動 可抗發炎 - 百病漫談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22261#ixzz2BcXDESMM 
Power By udn.com 

相關推薦

(本圖翻攝自qilook,下同) 我們每天吃飯都離不了碗,可是你對碗真的瞭解嗎?有些碗不能亂用,因為它們會釋放甲醛!   但是,你肯定沒想到!這種仿瓷碗會釋放甲醛!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與記者一起做了一個試驗: 將超市和批發市場買的兩種仿瓷碗,分別倒入溫度超過230℃的加熱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何日髮再來!藝人董至成遺傳父親的雄性禿,隨著年紀漸長,頂上愈來愈稀疏,讓必須經常在螢光幕前曝光的他困擾不已,幾乎大大小小的生髮偏方都試過,不僅途勞無功,還得出動噴劑髮粉來掩飾才能上鏡。最後是兒子直白的童語,讓他決定接受機器人植髮來搶救禿頭危機。 植髮醫師楊名權說明,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老一輩的人都說,孩子是七坐八爬九發牙,但是現代人營養好,連寶寶發牙時間都大為提早,很多寶寶在四個月大時,就開始長牙。牙科醫師強調,寶寶口腔衛生要及早進行,才不會長滿蛀牙。 用紗布沾冷開水清潔口腔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任李雅玲表示,當寶寶冒出牙齒時,就要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吃魚頭好壯壯,小孩可別太早吃!寶寶4個月開始可以吃副食品,但醫師提醒,魚肉、蝦子、蟹肉、蛋白、豆腐、豆干、橘子、柳丁、花生、巧克力等,這些食物屬於高致敏性食物,太早接觸容易激化過敏症狀,不小心養出過敏兒。 季節變化過敏發作 最近正值季節交替之際,好天氣沒幾天,冷氣團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