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我問酒店小姐為什麼她都喝不醉? 我花了幾十萬最後他才告訴我原來是因為他都喝這個

我問酒店小姐為什麼她都喝不醉 我花了幾十萬最後他才告訴我原來是因為他都喝這個

翻拍自 sharingkingsapple01

喝醉酒的人都知道,醉酒的滋味並不好受,小編教您幾種簡單解酒的方法輕松醒酒。

能夠輕松解酒的簡單方法

1、飲牛奶

醉酒者可飲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護胃粘膜,減少對酒精的吸收。

2、飲酸醋

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減輕酒精對人體的損害,醉酒時用酸醋或陳醋60克、紅糖25克、生姜片5克,加水適量,煎後飲服。

3、飲濃米湯

濃米湯裡含有多種糖及B族維生素,有調和解毒醒酒之功效;如加適量白糖效果更好。

4、豆類解酒

用綠豆、紅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爛,豆、湯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緩解酒精中毒症狀。

5、豆腐解酒

飲酒時宜多以豆腐菜肴作下酒菜。因為豆腐中半脫氨酸是一種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醇的毒性,食後可促進酒中的乙醇迅速排洩。

6、生姜解酒

酒醉後有惡心嘔吐者,可取一小塊生姜含於口內,可止嘔吐。

 

喝酒的5個誤區要謹慎

1、白酒傷身紅酒養人

很多人認為喝白酒傷身,喝葡萄酒對健康有益,多喝點也沒關系。事實上,不管是紅酒還是白酒,關鍵還在於控制飲用量。

專家指出,每周酒精的攝入量男性為140克以下,女性為70克以下,超過這個數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險。140克酒精就相當於50度白酒的3~4兩,也就是說,成年男性每周飲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過3~4兩,而紅酒則要控制在每天一二兩。

2、喝酒紅臉不易醉

「喝酒臉紅的人不容易醉」,這句話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勸酒的理由。但事實上,醉酒和臉色並無多大關系。一些人認為喝了酒面紅如關公是好事,認為這代表血液循環好,能迅速將酒精分解掉,因此不容易醉。但專家指出,酒量和臉色沒有太大關系,因人而異。

3、感情深一口悶

有些人喜歡喝快酒,動不動就勸大家「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走一個」。

其實,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若慢慢喝,體內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不易喝醉。

4、濃茶咖啡可醒酒

有些人認為,酒後喝濃茶或咖啡有「醒酒」作用,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

酒後飲濃茶,茶中咖啡鹼等可迅速發揮利尿作用,促進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對腎有較大刺激作用的物質)過早地進入腎髒,使腎髒受損。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有刺激中樞神經和肌肉的作用,酒後喝咖啡會使大腦從極度抑制轉入極度興奮,並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極大增加心血管的負擔,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會超過單純喝酒的許多倍,甚至誘發高血壓。

5、臘肉香腸做下酒菜

需要注意的是,切忌用咸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黏膜,甚至誘發癌症。

為了盡量減少酒精對胃和肝髒的傷害,減少脂肪肝的發生,喝酒前最好先吃點東西,比如喝一杯牛奶,或者吃點雞蛋和肉,因為這些高蛋白的食品在胃中可以和酒精結合,發生反應,減少對酒精的吸收。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攝護腺肥大是50歲以上中老年男性常見的疾病,隨著年紀增長、飲食西化,攝護腺發生肥大的程度不一,因此又有「男人長壽病」之稱。多數病患因為排尿障礙、不適或產生感染等併發症而就醫,使用藥物治療若效果不彰,選擇手術可一勞永逸、徹底解決生活上的困擾。 東元綜合醫院泌尿科主任黃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大部分長者的關懷據點及共餐活動皆暫停,但也因此讓許多長者們加入防疫的行列。臺南市龍崎區衛生所出現「防疫口罩包裝隊」,由一群平均年齡78歲的長者組成,減輕衛生所的工作負擔,也呼應高齡友善的社會參與精神及行動。平均年齡78歲 防疫口罩包裝隊臺南市龍崎區屬偏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羨慕肌膚總是水嫩白淨,怎麼每天勤擦保養品還是差一大截?自疫情以來,出外都得戴上口罩,天氣悶熱反而讓肌膚不透氣,狂冒痘痘該怎麼辦?每日早晚保養,但效果有限。皮膚科權威醫師楊兆傑院長、林亮辰醫師倡導專業「氧」肌指南,運用醫療級活氧泡泡與傳奇電波,打造別於傳統療程,有助延緩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38歲張小姐,曾經二次人工受孕未成功,在103年透過試管嬰兒成功生下大寶,當時把其它多的胚胎冷凍,107年解凍胚胎植入後雖然成功,卻不幸在5週時流產,為了把小孩生回來,張小姐隔年再接再厲,植入2顆胚胎,懷孕成功並生下雙胞胎,完成一家五口”豐富熱鬧”的人生!生殖醫學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