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技術升級打高爾夫的黃金8定律

在高爾夫歷史上,沒有哪兩位球手的揮桿是完全相同的,然而所有好球手都遵循著高爾夫基礎——黃金8定律。

在高爾夫歷史上,沒有哪兩位球手的揮桿是完全相同的。我以親身經歷來證明這點。我曾有幸和傑克·尼克勞斯(Jack Niclaus)和湯姆·萊曼(Tom Lehman)共事。萊曼打球時幾乎每次都是小左曲球,而尼克勞斯在練習場時總是打出小右曲球。

他們之間的對比,證明了我多年來得出的經驗:教球不是牛頓定律,放之四海皆準;它是一門藝術,對某些人而言是“甘霖”,對某些人卻可能是“毒藥”。然而,所有好球手(即使像萊曼和尼克勞斯那樣,相互差異很大)都有著相同或相似的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使每個球手都能找到適合他們的打球方法,其組成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力量、靈活性、心理和戰略戰術。

以下我將會詳細剖析這幾大因素,並將之歸納為“黃金8定律”。儘管這幾大因素囊括了高爾夫的方方面面,但其目的基本相同:盡可能用最少的桿數將球打進洞裡。

黃金第1定律不要“銀槍頭蠟槍桿”

高爾夫的揮桿是由一系列動作構成的,而不是由姿勢組成的。不幸的是,許多球手過於注重做出“正確”姿勢,雖然看著很漂亮,但是一有壓力就全亂套了。我把這種情況叫做“銀槍頭蠟槍桿”。

上桿時,雙手與雙肩離開擊球準備位置,將球桿揮到身後。這樣,球桿就能很自然地上桿到頂點。“蠟槍桿”球手總是惦記著要“轉體”,他們通過轉體帶動球桿,這樣雙手和雙肩就會變得被動,從而使球桿往內側拉,球桿到達頂點時就耷拉下來了。請記住,整個揮桿要以球為主體,而轉體動作則以軀乾為主體。控制球的不是你的身體,而是桿頭。(雙肩雙手動作——身體——轉體動作——帶動球桿——擊球)

黃金第2定律緊張是揮桿的“殺手”

緊張會影響你的身體和頭腦。緊張往往源於準備不足或期望值過高,它會在揮桿前滲透到意識中去。舉個例子,許多業餘球手在打上果嶺的球時,一心想著要選一支能恰好將球打到旗桿周圍的球桿,然而往往選錯了桿。一旦意識到這個問題,心裡就開始犯怵,在揮桿時就特別用力,想以此補償選桿錯誤的損失。其實最聰明的做法是,多拿一支桿出來做選擇,揮桿時量力而行即可。

假如擊球前沒做好熱身,擊球時身體就會變得緊張。拉伸肩部和大腿,有助於放鬆肌肉,讓你的​​身體達到更好的打球狀態。

拉伸肩部:雙手交叉反剪,彎腰,雙臂盡可能地從臀部朝前壓。保持該姿勢5秒後放鬆,再重複做。打球前拉伸肩部能讓你的雙肩在球場上始終保持放鬆。

拉伸大腿肌肉:拉伸大腿肌肉可能要難一點,但我這樣的老骨頭都能做好,你應該沒問題。向前彎腰俯身,雙手盡可能往地上靠。雙手握住腳踝,盡量向下拉你的身體,使手指關節觸地。此時,你會覺得腳筋和大腿處有些酸脹的快感。

黃金第3定律讓手腳活動起來

我們說一個球手“感覺”很好,是指他/她能判斷出球桿在揮桿全過程的狀態,以及身體對球桿的反應。如果你在打球時將注意力多多集中在雙手與雙腳,你也可以培養和提高這種感覺。

手:雙手是身體惟一直接與球桿接觸的部分。對桿頭的感覺主要來自你的握力,重量不同的各種球桿,所需的握力不盡相同。握起一支木桿的所需的力度最小,因為它的桿頭最輕、桿身最長;而握沙坑桿就要緊點、用點力,因為它的桿頭最重、桿身最短。為了得到正確的握力,在揮桿前將球桿提離地面掂一掂,感覺桿頭重量,此時雙臂和雙手會對此作出相應的反應。

腳:上桿時,身體重心將偏離目標方向線;下桿時,身體重心又重新向目標方向線靠近。身體平衡和雙腳息息相關。在重心移動的過程中,雙腳應一直處於運動狀態中,而不是死釘在地面上。因此作擊球準備時,要記得多抬抬腳趾腳跟,讓雙腳活動起來。

黃金第4定律好的揮桿來自好的擊球準備姿勢

已過世的著名高爾夫教練小戴維·洛夫(Davis Love Jr.)曾說過:“用心做好揮桿準備姿勢,你的揮桿將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儘管我在定律1中提到打球時姿勢並非至關重要,但在擊球準備中,姿勢依然很關鍵。

若瞄球(桿面的擺放)不當,即使揮桿很好也不一定能打出理想中的好球。首先,桿面要正對目標,一旦桿面瞄准在目標,請根據桿面位置調整身體、站位以及其它各部分的位置。

很多人在瞄球上犯一個通病:兩腳尖連線指向目標而不是桿面正對目標,造成站位過於封閉。雙腳尖連線應該與目標方向線平行(球與目標的連線)。如大圖所示,站在球後,平行地伸出雙臂,右臂、小球與目標三者的連線,就是目標方向線。左臂所指的那條線即是站位所在。然後,把一支球桿放在右臂上,桿面正對小球。當真正擊球時,桿面的位置應該與此時一致。

黃金第5定律身體和雙臂同步

為了打出強有力的球,很多球手揮桿時常犯這樣的錯誤:一上桿到最高點,就馬上轉體,急著下桿,結果桿頭觸球滯後,出現“找球打”的現象,造成右曲球。本想打得遠點,反而打得更近了。使桿頭產生速度最理想的方法是:控制好節奏、使揮桿動作像鐘擺那樣活動自如。

為了更好地體會“鐘擺”般的揮桿,我們做以下練習。

首先將桿頭放在球的前面,向前揮桿至收杆,從收杆處往後揮上桿,然後再像平常那樣下桿擊球。此時你會感覺到雙臂和球桿帶動著你的身體擊球。

做好鐘擺式的揮桿,速度和節奏需要相互配合。揮桿速度指的是組成揮桿的各個環節的速度;節奏是指,揮桿時處於運動狀態下的各環節之間的相互關係。湯姆·沃森(Tom Watson)的揮桿速度要比厄尼·埃爾斯(Ernie Els)快,但他們身體各部位與球桿之間的相互關係(揮桿時,身體與球桿都在運動),也就是節奏,卻是差不多的。因為他們都擁有很好的節奏感。

如何確定最適合你的揮桿速度和節奏?用1號木桿全揮桿打出一個100碼左右的球,然後加快揮桿速度,打一個球到150碼……如此50碼、50碼地往上加,直至達到你揮桿速度的極限為止。在此過程中,你的揮桿將逐漸平穩,並找到一個最適合你的揮桿速度。這個練習也有助於促使身體各部分的運動與球桿保持協調,培養節奏感。

黃金第6定律保持後傾

揮桿過程中,觸球時頭部應位於球的後面。這樣的好處是使你身體絕大部分重量放在了球後面,而不會往前衝而導致右曲球。只有在擊球後,身體才會因為揮桿的慣性和手臂動作而前傾收杆。

你的頭處於球後多遠取決於你所用的球桿:球桿越長,著地角(則球桿桿身和地面所形成的角度)就越小,頭的位置就越靠後。因而當你用木桿打架在球座上的球時,頭的位置最靠後;打短鐵桿時由於擊球角度比較陡直,頭位也隨之靠前,但決不要超過做擊球準備時頭的位置。

確定正確的頭部位置,應注意擊球準備時脊柱的傾斜角度。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圈成球狀,伸出左臂,同時脊柱稍稍向右傾斜,就好像拿著1號木桿做擊球準備一樣。保持傾斜角度,右臂往上向“球”揮去,右臂朝上揮向“球”時,注意頭要依然保持在靠後的位置。

黃金第7定律左臂負責壓低,右臂負責高吊

果嶺周圍的基本打法有兩種:其一,低飛球,著地時球速很快,往前滾;其二,高吊球,能“軟著陸”在球洞周圍。現在,我介紹一個能將兩者都控制好的方法給大家。

打低彈道的劈擊,主要是用左臂控制球桿。用左手握桿往前“拉”,在次過程中,記住要讓手始終位於球之前,包括擊球瞬間也如此。試著僅用左手握8號鐵桿來練習擊球,細細體會其中精妙。

高彈道的劈擊則是靠右臂控制,右手在擊球時與球處在同一平面或稍稍靠後。右手單手執沙坑桿擊球,感覺桿面底部邊緣從球底部掃過,並將球打起來。

黃金第8定律認真練習試揮桿

你相信嗎?其實很多球手不知道球桿在擊球前該如何正確擺動。假如他們知道該如何擺動球桿,那麼他們的揮桿就不會如此緊張倉促了。具有良好揮桿節奏感的球手在揮桿前,都會有節奏地擺動他們的球桿,這樣做不僅能放鬆雙臂的肌肉,還可以在揮桿前事先體會到揮桿時的動作和感覺。

擺動球桿前,你可以在地上劃一個標示擺動軌蹟的圈:沿著目標方向線開始,向後繞個小圈,然後沿著一條從內到外、與目標方向線稍有偏斜的軌跡再回到球上。揮桿前做這樣一個小小的演習,讓肌肉留下那種感覺的記憶,並為你帶來一個漂亮的揮桿。

小結:

高爾夫是個漸進的過程,要打好球就必須不斷地調整。改進姿勢並養成良好習慣需要花很多時間,但物有所值!

相關推薦

神戶大學感染症內科教授岩田健太郎,曾批評「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防疫措施不當,並接受英語媒體訪問聲名大噪。岩田健太郎說,「老實說我不認為奧運有辦法在明年如期進行,舉辦奧運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控制日本的武漢肺炎疫情,二是控制其他地方的疫情,因為必須邀請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觀眾一起來參加。」他接受日本外國特...

閱讀詳情 »

日本共同社報導,國際奧會表示,原本預定今(2020)年舉行,因新冠肺炎疫情被迫延後一年的東京夏季奧運與殘障奧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同意,由日本來負擔追加費用。報導說,東京奧運與東京殘障奧運延期一年,預計增加3000億日幣,合台幣838億費用。國際奧會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同意,依先前雙方簽訂的契...

閱讀詳情 »

左至右:凱撒勇士女子壘球隊 宋守智領隊、新世紀環保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施采萱領隊、教育部體育署 高俊雄署長、新力旺國際控股集團 莊周文總裁、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林鴻道主席、中華民國壘球協會 陳任邦理事長、女壘協會副理事長 吳尚謙、女壘協會副理事長 魏隆琪 2020 TPWSL新力旺企業女子壘球聯賽今...

閱讀詳情 »

球王喬柯維奇已經和其他網壇兩大咖,費爸費德勒,以及蠻牛納達爾談過,希望能拋磚引玉,募到3百萬到450萬美金,來幫助那些低排名,沒有贊助商的球員來度小月,喬帥還說,ATP和四大賽主辦單位,應該都會捐款協助,疫情雖然嚴重,但也讓網壇團結在一起。(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