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探究醫界困境 『台灣醫療 紅色警戒』榮獲吳舜文新聞獎

第29屆吳舜文新聞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TVBS新聞台「台灣醫療 紅色警戒」專題,榮獲新聞專題報導獎。TVBS新聞團隊林上筠、王心喬、張鎮安、張肇華從三個面向:醫病關係、健保制度、醫護過勞,探討台灣醫療與健保的結構困境。評審稱讚此系列專題:「展現卓越之規劃與應變能力,數據與個資引用深入,揭露對台灣現在與未來影響深遠之議題,乃兼具現實性與新聞感優異報導。」

探究醫界困境 『台灣醫療 紅色警戒』榮獲吳舜文新聞獎

今年五月多榮總死胎爭議衍生出一些醫療疏失問題,讓大家對現在的醫病關係心寒,其實婦產科醫師每次執刀,都得背起「兩條人命」的高風險,很多醫生寧可選婦科、也不選擇容易被告的產科醫師,台灣只剩800位醫生願意接生,6成地區陷入無人接生危機!所以TVBS新聞團隊開始深入探討。之後六月又發生八仙塵爆突發事件,讓台灣醫療系統面臨最嚴峻挑戰,五百多人燒燙傷,歷經生死關卡,全靠醫護日夜救援。TVBS醫療專題帶大家深入探討、重新省視醫護過勞、急診亂象、醫病撕裂、醫生出走、健保新制給付不公…等問題。當醫病關係不再信任,病患動輒提告,救人醫生紛紛棄守,惡性循環下,下一次生死交關瞬間,誰還能伸出援手?

TVBS『台灣醫療 紅色警戒』專題也探討健保新制給付的DRG制度,對現在重症的漏洞和爭議。由於DRG制度是同病同酬,但健保給付的額度就這麼多,所以即使醫生很盡力用積極救治法去救人,還是跟消極救治法一樣的點數、一樣的給付,這造成醫生越是努力救人,反而會淪為被扣薪的命運。所以未來很可能變成重症或老人,會面臨沒有地方肯收、淪為人球。

健保制度實施於今年邁向第20年,曾經是台灣驕傲,年年贏得國際讚譽,不過台灣之光的背後,卻藏著醫護人員的血淚。TVBS希望能藉由這些醫療報導,喚起國人重視台灣醫療所敲起的警鐘。

詳情請鎖定TVBS新聞台 55頻道 每節整點新聞

 

【資料來源:TVBS新聞台;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塞奶與石頭奶是許多哺乳媽咪擔心發生的狀況。不過你知道塞奶與石頭奶其實是不同的問題嗎?今天就讓令和專業的泌乳顧問來為各位媽媽們解答親餵常見的五個問題,讓新手媽媽們輕鬆親餵免煩惱!   ▋塞奶、石頭奶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石頭奶? 由於荷爾蒙改變,媽媽在產後二到三天的奶水量會增加,乳房也可能出現...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藍營繼上周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臨時提案成立「疫苗採購調閱小組」之後,藍委陳玉珍今(24)日再轟衛福部買BNT疫苗「買貴數十億!」,質疑價差。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略為動氣強硬回應「我這雙眼睛沒看過這樣的數字」、「調閱到我腦袋裡也看不到」,反批有人拿根...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憂鬱症一旦來襲,半數的人都躲不過復發!草屯療養院「正念認知治療團體」帶領人、心理師許嘉宏提醒,第一次憂鬱症發作康復之後,有一半的人會經歷第二次發作;而兩次以上憂鬱症發作的患者,高達7到8成可能再度復發,而正念認知治療有助打破病人憂鬱情緒與負面想法之間的惡性循環。 「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