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善過動症 從均衡飲食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研究顯示,過動兒若能改善平時飲食習慣,挑選內容,將有助於紓緩病情;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輔導科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指出,罹患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患者會出現過動、衝動或分心等現象,屬於常見的兒童腦神經疾病。

但到底該怎麼吃呢?柯俊銘說,像是豆類、起司、雞蛋和堅果等富含蛋白質營養的食物都可多吃,但最好利用早餐或放學後當點心的方式,也能幫助延長藥物療效,另外,也可多攝取深綠色蔬菜、柑橘、梨子等蔬果,達到助眠效果。

臨床心理師柯俊銘進一步說明,家長也可多給孩子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包括鮪魚、鮭魚或是胡桃、亞麻子等都具有不飽和脂肪酸營養素,但要注意的是,像是人工色素、食品添加劑和具咖啡因等飲料都應盡量避免,才能減少症狀持續惡化。

尤其市面上充斥許多可緩解過動症狀的營養補充劑,其實若能三餐均衡飲食,就可只需補充綜合維他命即可;柯俊銘提醒,每位過動兒的症狀並不相同,若有必要,家長應進一步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對症下藥,才能讓孩子快樂長大。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30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蔡永杰醫師指出,台灣女性進入更年期,常出現肌肉痠痛、失眠等問題,熱潮紅比率較低,目前多使用荷爾蒙改善更年期症狀。不少女性擔心荷爾蒙治療容易致癌,蔡永杰理事長特別說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慎選品質優良的黃體素、動情素,不但不會增加乳癌風險,還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打從小孩呱呱墜地開始,身為父母都想給他們最好的照顧。東元綜合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古彥男表示,,餵食問題常是新手爸媽最先要面對的。純母乳哺育永遠是最好的答案,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民國103年的台灣地區,2個月以下小孩的純母乳哺育率為62.3%,6個月以下則為45.8%,皆高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2017)年第5例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女性空服員,個案4月8日出現發燒、口腔疱疹,9日全身出疹,10日就醫,由醫院採檢通報後居家隔離,經檢驗於12日確診為麻疹;個案於潛伏期間曾至法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北京、杭州及泰國曼谷等地,故研判為境外移入病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市售各廠牌的鮮乳味道都不同,有的喝起來濃純香,有的嚐起來奶味較淡、口感清爽,究竟原因是什麼呢?專家指出,生乳經過殺菌、包裝製成鮮乳,不同的殺菌方式、溫度及時間,不僅決定鮮乳的風味,同時也影響營養價值。 不同殺菌方式 影響鮮乳風味、營養 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系教授陳明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