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世紀黑死病?伊波拉病毒防疫須知 | 健康達人網

 

新世紀黑死病?伊波拉病毒防疫須知 健康達人網

伊波拉病毒(Ebola)出血熱二月在幾內亞爆發,肆虐西非,迄今已有 1,323 人染病,並奪走 729 條人命,上個月歐洲和亞洲都傳出疑似病例,所幸證實並未染病。該病毒目前無藥可治,美國《自然新聞》(Natural News)創辦人 Mike Adams 撰文呼籲,現在個人可以做的,就是吃好、睡好,積極加強身體的免疫能力。

伊波拉病毒的傳染途徑

伊波拉病毒被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列為第四級生物危害(一到四級,四級最高),喜歡活動在潮溼、陰暗的環境,不會造成典型的空氣傳染,但會停留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上,如病人咳嗽、打噴嚏而飛濺出來的細小唾液微粒,還有血液、精液,因此只要不直接接觸病人或身上沒有傷口,感染風險其實相當低。

漂白劑、陽光可以殺死伊波拉病毒

消毒是所有防疫措施的重點,已知漂白劑的成分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甲醇(methyl alcohol)和紫外線都能殺死伊波拉病毒,這也是為什麼陽光強烈的沙漠地帶找不到太多伊波拉病毒,這也是為什麼這次西非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偏遠村莊的原因。

新世紀黑死病?伊波拉病毒防疫須知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Moyan Brenn via flickr cc

仍有患者康復應加強個人免疫力

雖然伊波拉病毒出血熱致死率高,但要記住,仍有 5-10% 的人感染後痊癒,這可能跟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較好有關,Mike Adams 呼籲,不要再做讓自己免疫能力下降的事情,如隨意熬夜、吃垃圾食物、吸菸、久坐不動、不曬太陽、接觸化學致癌物質(殺蟲劑、除草劑、草甘磷)等等。

台灣民眾前往疫區應自主監測健康

疾管署提醒欲前往西非疫情發生地區的民眾,應提高警覺,並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與手部清潔,避免接觸有病或死亡的動物,特別是猿猴類,亦不得食用野生動物,尤其是猿猴的肉。返國後 21 天內,應自主健康監測,如出現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首圖來源:U.S. Pacific Fleet via flickrcc

 

資料來源

In search of Ebola cures: Chinese medicine, western herbs, sanitizing chemicals and immune boosting strategies

 

延伸閱讀

伊波拉病毒坐上飛機 猩球開始崛起?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邊的長輩一旦有以下症狀,千萬要小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鄭詠純一一點名,駝背、表情變少彷如一張「面具臉」、手於靜止時顫抖、伴隨肢體僵硬且動作緩慢、走路拖著腳且越走越小步、甚至有時候在活動中突然定住動彈不得而容易跌倒,如果有,便可能是患有「巴金...

閱讀詳情 »

疼痛可能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過度使用手肘造成手肘與前臂疼痛,物理治療師示範5個動作,拿著毛巾、寶特瓶與軟球就能在家自己復健。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指揮中心宣布,建議7日至20日維持疫情二級警戒。許多媽媽族群,似乎更加習慣在家裡面煮飯,手拿重重的鍋子、手肘使用過度;也有科技業者的居家辦公時間延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輕忽危險因子,當心年紀輕輕就罹患大腸癌!一名年近40歲男子,過去一年以來,排便時偶爾帶有血絲,除此之外,身體並無其他不適症狀,以為只是痔瘡出血的他,不以為意,直到血便的情形越來越頻繁,趁著工作空檔接受健康檢查,無痛腸胃鏡一檢查,發現大腸內竟已有數顆大小不一瘜肉,且有一...

閱讀詳情 »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Q1:誰可以打到BNT疫苗?A: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BNT疫苗到貨後,提供120萬劑給12至18歲的學生施打,如果有殘餘劑量,會從第一到第十類對象,逐次往下開放。Q2:12至18歲的學生,要怎麼樣安排接種疫苗呢?A:必須由家長簽署同意書,直接在國中、高中校園施打疫苗,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