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日本胃癌患者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是?!有「這些生活習慣」的朋友,都應該提高警覺!

日本胃癌患者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是?!有「這些生活習慣」的朋友,都應該提高警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多數早期胃癌症狀沒有症狀,不易被察覺,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定期篩檢,經由專科醫師診斷,及早做適當處置,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呼籲,今年開始進行性胃癌也有標靶治療的新選擇。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風險高7倍

有鑑於胃癌早期診斷的比例偏低,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劉志銘指出,近年來的研究證實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致病因子,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較非感染者高出2~7倍,此外,胃癌的危險因子還包括基因遺傳、抽菸、喝酒、胃切除和飲食習慣,由於大多數早期胃癌患者不會有症狀,因此不易被早期診斷。

進行性胃癌存活率30% 轉移性僅10%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家瑞表示,有4成胃癌患者初次診斷即為進行性胃癌,進行性胃癌5年存活率約30%,而轉移性胃癌5年存活率更不到10%,相較於胃癌防治積極的日本及韓國,台灣胃癌存活率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應從加強篩檢提高存活率和積極治療2方面著手。

日本推篩檢、給付治療 死亡率下降

劉志銘指出,根據統計,台灣與歐美國家的胃癌病患中,大約只有10~20%為早期胃癌,而日本的胃癌病患中,有40~50%為早期胃癌,主要歸功於日本自1983年起進行的全國性胃癌篩檢計畫,自2013起,日本政府更進一步推動幽門螺旋桿菌的篩檢,給付慢性胃炎感染者的治療,因此日本胃癌死亡率持續下降。

喜好高鹽、醃漬或煙燻 應提高警覺

林肇堂理事長提醒,曾有胃潰瘍、胃癌家族史、胃癌前病變等高風險族群外,以及喜好高鹽、醃漬或煙燻燒烤食物、抽菸、喝酒的人,都應提高警覺,接受幽門桿菌篩檢與治療,有胃癌前病變者也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避免錯過黃金診斷和治療期,才是捍「胃」健康的重要關鍵。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郭懿慧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1名10歲女童,就醫時發現頭皮有一塊化膿性落髮斑塊,原先只會癢,後轉為紅腫疼痛,曾被診斷為脂漏性皮膚炎及細菌感染。經毛髪採樣顯微鏡檢查,發現毛髪周圍及髮幹中佈滿黴菌孢子及菌絲,確診為頭癬。  家養貓咪皮膚病 女童脂漏性皮膚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35歲的李先生因近3天連續不斷的打嗝,困擾不已就醫。李先生經 X 光檢查,搭配病史、其他症狀,確定是胃酸逆流刺激食道或是食道蠕動變慢,造成打嗝。經使用消脹氣以及胃食道逆流藥物後,症狀已漸漸緩解。  除吞嚥問題 腦部、壓力也可能造成打嗝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提及脊椎要開刀,8成以上的病人都會驚恐害怕,部份病人不再回診,寧可花錢到處尋求偏方。即使願意接受手術治療,大多心中還是會焦慮緊張、忐忑不安。病人及家屬在等待的過程甚至術後心中總會有許多疑問,不曉得要接受的是怎樣的手術?  微創脊椎手術 傷口破壞少、恢復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許多病友不積極控制血糖。最新報告顯示,台灣糖尿病人血糖控制達到目標(糖化血色素小於7)的比率僅1/3,表示2/3的病人以為自己有治療,卻持續處在糖尿病併發症的高風險中。 控制血糖用藥多選擇 新藥副作用少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陳擇穎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