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英國世界盃前橄欖球球星道森(Matt Dawson)的兒子最近深受腦膜炎所苦,這位43歲的父親看到兒子的情況非常痛心,還在蹣跚學步的小男孩薩米(Sami)經歷兩週地獄般的痛苦,他把兒子的照片分享到社群網站上,希望父母們可以重視B型腦膜炎疫苗的注射預防,不過這個行為讓他和老婆有點小爭執,深怕照片會引起網友們的反彈。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小小年紀的男孩因為腦膜炎的關係,身上佈滿大小不等的紅點。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不過就在貼文後的兩小時,不少粉絲們稱讚這個小男孩非常勇敢,令人看了很不安的照片顯示小男孩身上有許多管線,Sami能夠復原真的很幸運。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道森表示,經過與妻子的一番討論之後,最後仍決定要把孩子的照片放上網,因為覺得這個訊息時在太重要了,因為他們最近也得知有其他的孩子因為腦膜炎而死亡,必須讓大家知道這項重要的訊息。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在孩子還沒發病前,一家人開心合照的樣子。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他們呼籲要給所有的孩子們B型腦膜炎疫苗注射以預防致死,不只是小嬰兒。目前網路上關於這項活動的連署已經有26萬人簽名,所有的小孩都有可能會得到腦膜炎,然而政府計畫卻只提供2至5個月的幼兒。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道森和老婆在2011年的一場全球電影首映會後的合照。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道森也在自己的推特上寫下,薩米幸運獲救要感謝很棒的醫療團隊。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而在與老婆討論過後,因為認為這項訊息太重要了,仍必須要分享給大家。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他們認為兒童至少到11歲前要接受這個疫苗,腦膜炎感染嚴重的程度甚至會引起敗血症而死亡。去年英國已經開始一項接腫抵抗腦膜炎的計畫,這種腦膜炎細菌每年讓30人致死,主要是五歲以下的兒童,而且有十倍以上的人留下終身的健康問題。

 

▼有的受害者會截肢,有的則是腦損傷,可怕的感染會在幾小時內就讓人致命。這位年僅兩歲的小女孩就是在得到腦膜炎後抗爭了11天,最後仍不幸死亡。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網路上的連署申請書已經累積26萬人,不少人被小女孩的故事嚇到了。

明星球員在小兒子生重病後他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拍照PO上網」,以為他想討拍的網友一看照片竟發現了真正原因…

 

腦膜炎可說是小孩子中樞神經感染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有可能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通常在小朋友的症狀一開始會不明顯,有一些發燒、嘔吐或哭鬧的症狀,容易延誤診斷與治療,需要家長特別關心,也難怪道森會義無反顧的貼上網路呼籲大家。快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提醒身邊的人重視這項可怕的致死疾病吧!

文章引用自:bomb01 

 

相關推薦

2014年全球掀起冰桶挑戰,讓大眾開始關心漸凍人,之後討論熱潮逐漸退去,隨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圓滿落幕,由艾迪瑞德曼在「愛的萬物論」電影中,飾演漸涷人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奪下最佳男主角獎,又再度喚起民眾對漸凍人的關注。漸凍人症的學名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

閱讀詳情 »

斯容近日做客《康熙來了》,自曝整容後遺症 現在一些女明星,為了美麗什麼都敢嘗試,削骨、塞假體,動刀整容就能一勞永逸?注射微整形,就像喝下午茶一樣簡單?往往大家看到的是變美的效果,很少有人知道整形手術需要承受多大的痛苦。近日,台灣女星斯容、李宓等作客《康熙來了》,講述整容後的種種痛苦遭遇,連主持人大...

閱讀詳情 »

財團醫院搬錢術 為什麼有那麼多財團都愛蓋醫院?為什麼那麼多上市櫃公司老闆都愛把股票捐給醫院?他們真的都是佛心慈悲?還是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黑幕?當然,這其中確有許多善心人士,但也不乏為數眾多的貪財老闆。《財訊》透過財報比對,揭開財團法人醫院不為人知的搬錢術。 文/洪綾襄 「現在醫師真的、真的很缺,我...

閱讀詳情 »

政府才研擬開放美國及加拿大的「牛雜」進口台灣,引發民間團體疑慮,沒想到加拿大爆出2011年以來的第一起狂牛症病例,衛福部隨即宣布,暫停進口加拿大牛肉及相關產品,為國人健康把關。狂牛症疑慮再起!加拿大亞伯特省發現1起牛海綿狀腦病(狂牛症)案例,為2011年以來的第一起個案;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月2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