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此一說:治療口疾 防心臟病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治療口腔疾病,或許可以預防血管發炎,進而降低心臟病風險。

美國佛塞斯研究院、波士頓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美國心臟協會所出版的《動脈硬化、血栓與血管生物學》期刊(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發表研究指出,有一種口腔局部治療藥物不只可以減輕牙周病發炎反應,還可以幫助預防血管發炎、減少心臟病發生機率。

這是首次發現治療口腔疾病藥物不光可以治療牙周病,還能減少動脈血管壁發炎反應。研究人員以活性、抗發炎成分「Resolvin E1」為研究重點。許多研究證據顯示,當口腔出現問題,或口腔疾病獲得治療,可能會影響身體其他器官、系統運作,像心臟就是其一,而這次研究成果也證實這 項論點。

美國佛塞斯研究院臨床與轉譯研究中心主任、應用口腔科學系準研究員哈提斯‧哈斯特爾克為研究主要作者。他表示,研究團隊想透過研究了解口腔健康與心臟病風 險是否緊密相連。多數人都知道,心臟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會想辦法、採取行動預防心臟病。研究顯示,口腔疾病也會影響心臟健康,因此醫界應該教育 民眾多重視口腔健康,並將口腔健康視為重要議題。

有此一說:治療口疾 防心臟病

 

圖:資料圖庫



高血脂症、抽菸、高血壓、糖尿病等都是心臟病危險因子,研究人員認為,除了控制這些危險因子,也應將口腔健康納入維持心臟健康一環。研究團隊希望民眾將牙周病視為心臟病重要風險因子,不要輕忽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嚴重性。

 

本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0&CID=269314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失智症如海嘯衝擊全球,不只會造成失智症者生活失序、失能,後續照護的重擔,對照護者而言,無論是身心壓力或經濟支出都是相當沈重的負擔。根據台灣65歲以上人口失智盛行率8%推估,平均每一百人就可能有一人失智。失智症在高齡社會的台灣,已經是全民要必須面對的課題。大家都不希望罹患失智症,卻不知道該如何具體預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到30歲就雄性禿 賣保單被叫「阿北來了」不到30歲就出現嚴重掉髮或禿頭,讓年輕型男自信心全失!28歲的陳先生從事保險業務,當完兵出社會後開始嚴重掉髮,擦了生髮水也不見效,去年甚至發現前額的髮際線幾乎快後退到頭頂上。剛開始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有次幫一群年輕客戶介紹保單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聽損生活不受限 畫家鼓勵聽損兒勇敢追夢游泳、腳踏車、棒球、足球,藝術家筆下不受聽損影響的生活方式,在畫作中展露無遺。 聽損畫家代表張為華說,他希望利用這幅畫跟聽損小朋友說,別怕身邊或環境的影響,勇敢去做他們自己想要做的任何事。國際愛耳日 艾怡良以畫會友盡心力配合世界衛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香菸濾嘴既不能防癌,還造成嚴重海洋汙染!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煙草防治負責人Elizabeth Smith指出,濾嘴由醋酸纖維素製成,需至少10年才能被分解。匹茲堡醫學中心胸腔科醫師David Wilson指出,沒有證據顯示濾嘴能有效預防肺癌。菸屁股被隨意丟棄 危害環境生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