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服用高血脂症藥物 須定期抽血檢驗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多愛享受美食,不只是三餐,還要下午茶和宵夜,想不胖真的是很難,以致罹患高血脂症病人日漸增多;醫師提醒,罹患高血脂症可經由藥物控制,但在治療一個月後,即需抽血檢驗是否達標,之後每三至六個月也須檢驗是否控制良好。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陳肇文教授表示,血脂異常可分為三大類,包括總膽固醇高的高膽固醇血症、三酸甘油酯高的高三酸甘油酯血症,以及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兩者都高,稱為混合型高脂血症;目前治療高血脂的藥物以史塔汀類(Statin)與纖維酸類(Fibrates)為主。

陳肇文教授指出,史塔汀類與纖維酸類藥物皆可降低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但史塔汀類藥物可抑制膽固醇合成,主要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中含量約18-50%;纖維酸類藥物主要功用為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20-50%,並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濃度10-35%。

陳肇文進一步指出,史塔汀類藥物副作用出現機率很低,重要的副作用是增加肌肉毒性,出現機會約為0.5%,嚴重時可能會造成橫紋肌發炎及暫時性腎衰竭;少部分的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可能併用史塔汀與纖維鹽酸,但需謹慎追蹤肝腎功能。

陳肇文教授並提醒,有80~90%高血脂症患者經過藥物治療都可控制,而在用藥治療一個月後,即應抽血檢驗是否有達標,並且確認是否有副作用;之後即可每三至六個月抽血檢驗,以免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酯數值降太低,尤其是癌症病人與出血性腦中風病人,就不可以降太低。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90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上週接連發生2例來自中國大陸感染H7N9流感病例,疾病管制署因應即將到來的「中國五一黃金週連假」,已通知旅行業者務必要求導遊、領隊等隨團人員,特別留意旅客健康情形,一旦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應立即協助配戴口罩就醫。根據疫情通報資料顯示,4月22、25日分別發生國內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發展國際災難醫療,讓世界看見台灣!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共同簽署「國際災難醫療事務」合作備忘錄,由部長邱文達及該會會長王清峰親自出席,兩方承諾未來國際若發生緊急災難發生的狀況,將提供災難醫療救援相關準備及後勤支援服務等。衛福部國際合作組主任商東福指出,紅十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俗話說病從口入;其實,觀察人體排出的糞便,也可知道身體是否健康。醫師指出,大便氣味太臭、顏色過黑、沉於馬桶底部,可能代表腸道狀況不良!最好多攝取新鮮蔬菜、水果,以及穀類食物,幫助腸道製造好菌,就能避免許多相關疾病,如大腸癌。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統計,國內大腸癌發生人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日前有媒體報導,香港學者測試市售15個廠牌的角膜變色片,用沾了生理食鹽水的棉花棒,輕擦幾下就會掉色,發現有8成以上廠牌的角膜變色片染色在表面。對此,食藥署鄭重澄清,一般在測試角膜變色片色素溶出時,並不會用棉花棒直接去搓揉鏡片,而是模擬一般配戴隱形眼鏡的方式,將鏡片放在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