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林杰樑戰友 寧失明也要看清食安│今周刊

他是毒物俠醫林杰樑生前的重要「戰友」,從美牛瘦肉精、塑化劑到餿水油,都可聽見他的鏗鏘之詞;他只看數據講話,得罪政府、廠商甚至環保人士,也不退縮。

罹患眼疾恐失明的台大教授吳焜裕,跟時間賽跑,只為了看清更多食安黑洞,守護民眾健康。

撰文/梁任瑋

從三聚氰胺、美牛瘦肉精、塑化劑到餿水油、飼料油,台灣食品安全恐慌,逐年增加。政府、廠商不可靠,只能轉頭求助「專家」意見。無奈食品安全學界與政府、食品大廠關係盤根錯節,有的專家出任廠商顧問,有的承攬政府案子,食安出了問題,到底還有誰可以相信?

林杰樑戰友 寧失明也要看清食安│今周刊

「評估報告如果經過吳老師判讀,應該就具有一定可信度。」消基會祕書長雷立芬說,每當爭議再起,無論是各地民間團體、消基會,乃至國內最資深的農業食安先驅主婦聯盟,一定不免把「吳焜裕」掛在嘴上。林杰樑弟子、林口長庚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也肯定他,「林杰樑醫師過世之後,吳焜裕教授替食安守住了重要的防線!」

這位備受食安界敬重的台大公衛系教授吳焜裕,專長跨越化工、公衛、環工、毒理學等領域,曾於美國毒理學年會上,獲得「學生風險評估專業最佳論文獎」,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被外界視為台灣受過最完整「健康風險評估」訓練的專家。

不畏失明風險
研究毒澱粉損害,主動分析濃臭尿液

九月豔陽天,餿水油事件仍在延燒,吳焜裕走出研究大樓,略顯手忙腳亂地摘下眼鏡,換上戶外專用的濾色鏡片,急急趕赴立法院食品安全修法研討會議。

儘管醫師交代他,必須好好保護罹患慢性病變的眼睛,否則恐有提前失明的危險。但吳焜裕仍緊盯著最新的食安資料,「希望上天多給我一點時間,在失明之前,讓我做更多事情。」吳焜裕以溫和卻帶著些微焦慮的聲調低語。

「他是一位非常認真、研究嚴謹的學者。」林杰樑妻子、護理師譚敦慈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毒澱粉事件爆發時,吳焜裕老師主動來向我索取林醫師生前蒐集的病人尿液樣本化驗,想深入研究順丁烯二酸對人體的危害。」譚敦慈回憶,樣本中大量尿液的氣味薰人,但為了國人的健康,吳焜裕與他的博士後研究員卻自願進行分析檢驗,絲毫不以臭氣為意。

「最可貴的是,最後實驗結果,在還沒有做進一步數據統計分析前,他也不會譁眾取寵,誇大實驗結果,就是笑笑地說,我們會再努力。」譚敦慈說,吳焜裕只看實驗結果說話的科學精神,與林杰樑一模一樣,「這正是社會願意信任他們的主因。」

本期相關報導》
吳焜裕只看數據說話,美牛風險評估被疑護航,槓上民間團體

延伸閱讀》
搞不懂化學名稱沒關係,小市民食安自保四步驟
蔬果採購「四不七要」 洗滌「因材施教」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930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灣諾華總裁謝麗娟代表接受2020《HR Asia》亞洲指標性人力資源獎項雙重肯定。(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浪潮下,光從一個給員工的「防疫關懷包」便能印證誰是台灣最佳雇主!台灣諾華就憑著領先業界實施「在家工作」的超前部署,加上發放員工口罩、防疫關懷包等高...

閱讀詳情 »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 圖片來源/媽媽寶寶資料庫.Shutterstock 在盛行以配方奶哺餵嬰兒的年代,傳統母乳哺育幾乎式微,根據1989年研究調查顯示,台灣地區產後1個月純母乳哺育率僅有5.4%;如今,在政府與民間團體積極推動下,母乳哺育早已成為許多媽媽育兒的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查獲首宗「口罩國家隊」廠商黑心用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充實名制醫用口罩來銷售,光今年8月進口數量就多達337萬餘片,補破網,食藥署今(3)日宣布將針對高風險的口罩廠商進行全面稽查,同時未來將要求業者加上2道防偽手續,口罩必須打上「...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國家隊」廠商、加利科技有限公司八里廠遭查獲竟用中國製非醫用口罩混充實名制醫用口罩來銷售,但其實加利科技的劣行可能更早!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組長遲蘭慧今(3)日透露,根據關務署消息,加利早在今年3月就曾進口一批口罩,卻被關務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