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不離身嗎?! 快來檢視手機成癮

機不離身嗎?! 快來檢視手機成癮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大家似乎都開始習慣使用通訊軟體交流,卻忘記真實見面互動的寶貴。國人幾乎一人一機,甚至還身帶多機,過馬路、開車、坐捷運常見低頭族,玩遊戲、使用通訊程式與人聯繫,不用電腦就可以收信件或是開會。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全球37個受訪國家或地區中,台灣民眾平均每日用手機上網時間達197分鐘,為各國之冠。

不停的使用手機,會造成哪些影響?

主愛心靈診所吳佳憬院長表示,使用手機頻率過高可能會有以下四點影響:1、有些人常常習慣在開會中使用手機,可能會造成資訊遺漏。2、開車、過馬路低頭使用手機,也會影響到自身安全,害己也害人。3、在人際關係上,難得與三五好友相約吃飯,卻拿出手機滑來滑去,使得大家都沉浸在手機世界中,忘了情感交流。4、手機電磁波易危害人體,講手機時,盡量距離耳邊2公分以上,否則容易產生倦怠、疲勞、頭暈、耳鳴、失眠或頭痛等症狀,也切記勿將手機長時間至於胸口或是大腿口袋。

如何檢視自己是否有手機成癮的徵兆?

吳佳憬院長提醒三大檢視方式:1、使用頻率高,在有意無意的狀態下,每十分鐘使用一次。2、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像是無法集中精神,做事情無法持續。3、如果手機離身會產生焦慮,感到渾身不對勁。

要如何來改善這樣的狀況呢?

通常大家會覺得自己的使用情況仍屬於正常現象,自己不易覺察,無病識感,也不願意承認有手機使用過度的狀況,但若已經影響到身旁的人或是自己的生活,可以自己先試著每隔三十分鐘再查閱手機資訊,如果徵兆已經很嚴重了,可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醫師提醒,在做這樣的改善時,剛開始可能會有戒斷症狀出現,感覺不安全、依賴、恐懼或是害怕的現象產生,如果自制力不夠強,可以要求身旁朋友或家人來提醒自己手機使用的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5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42歲的李太太因童年時期常受到父母的冷落與批評,養成悲觀、易焦慮的個性,白天忙碌工作,晚上面對丈夫對家務的挑剔,還要管教一雙叛逆期兒女,壓力爆棚,她開始出現易怒、焦慮、哭泣、失眠的情況。就診後醫師轉介給臨床心理師教導李太太覺察情緒與放鬆技巧,並陪伴她用不同方式與家人溝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旬婦確診漢他病毒出血熱!疾病管制署8日公布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屏東縣50多歲女性,一個月前曾被老鼠咬傷,經檢驗確診為漢他病毒出血熱;目前個案已出院,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疾管署提醒,「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平時應留意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養生潮流正夯,許多人靠運動,有人則著重飲食,營養師趙思姿表示,含有花青素的蔬果五穀,不僅顏色鮮豔,且經常合併葉黃素、胡蘿蔔素、玉米黃素等,攜手執行抗氧化任務,建議民眾多多食用含有紅、藍、紫色等天然顏色的蔬果。 研究發現,存於自然界的花青素約20多種,顏色隨著環境的酸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教育部統計,國小學童肥胖比率約14%,陸續有研究證實,孩子小時胖就是胖,未來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腎衰竭機率大增。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哺餵母乳能夠降低兒童肥胖機會,台中榮總小兒科特約醫師陳昭惠也說,沒有餵母乳的確會增加孩子肥胖的風險。 配方奶蛋白質量太高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