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母女一便秘一腹瀉 兩人都患腸躁症

母女一便秘一腹瀉 兩人都患腸躁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50多歲的許媽媽長期受到便秘所苦,常常需要瀉藥或甘油來能順利解便,而其女兒則是一緊張就想跑廁所,吃了稍為油膩的食物就拉肚子、解水便。母女每年都接受健康檢查,大腸鏡檢查也無異常,那麼為什麼腸胃經常不適呢?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蔡國農醫師表示,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大腸激躁症」,就是所謂的腸躁症。腸躁症是門診中最常見的功能性異常疾病之一,而女性的好發率是男性的兩倍之多,且20到35歲的病患最多,腸躁症很常見,但很少被根治。

腸躁症的病徵多是慢性、反覆的腹部疼痛,如腹脹、便秘、腹瀉等。腸躁症多是以「羅馬準則」來判斷,即連續或反覆腹部不適症至少出現三個月以上且一個月至少有三天。腸躁症多是因腸道肌肉不尋常的活躍,腸壁反應過度,腸道神經過度敏感,中樞神經與腸道神經間的訊息傳遞異常造成的。除了過度刺激的食物,或是部分腸胃疾病可能會導致大腸激躁症以外,有時情緒不佳或壓力過大,也會造成腸躁症。

蔡國農醫師指出,腸躁症是一結合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的疾病,要先就醫檢查,排除其他症狀相似的疾病,如,乳糖耐受不良等,也可調適心理、適應壓力,若是可能盡量避免給自己太過的壓力,維持正常的作息,規律的運動,避免刺激性的飲食,如菸、酒、咖啡、茶葉等,平時可攝取足量的高纖維性食物,若症狀仍持續,應考慮調整神經傳導物質,以恢復自律神經之正常生理功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66

相關推薦

西方俗諺「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一語道破人與食物間的關係,食物提供人一天所需能量,其營養更是人類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近幾年來,台灣的食安事件頻傳,特別是2014年9月的餿水油風暴,席捲全台各大食品業者,不僅人民陷入恐懼不安,也影響台灣觀光、出口發展,只因商人的黑心...

閱讀詳情 »

男人刮鬍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衛生和個人修飾傳統,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我們大多數人是從父親、叔伯,或者哥哥們那學會怎麼刮鬍子的,這種沿襲方式讓刮鬍子這個行為一代代流傳下來。時間久了,有些不好的習慣或者不當的方法就養成了,這些習慣和方法對我們的皮膚並不好。如果你刮鬍子以後常常為小疙瘩、刺痛,或者過敏等問...

閱讀詳情 »

洗個香噴噴的澡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是你真的洗乾淨了嗎?耳後、肚臍、背部、腳趾縫……這些被「埋沒」的地方,真的清潔乾淨了嗎?教你正確洗法,今天就開始正視它吧!   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想過自己洗澡的方式是否正確?是不是忽略了哪些死角?無論是3分鐘的戰鬥澡,還是30分鐘...

閱讀詳情 »

雖然內在美才是真的美,但是外表也非常重要。人們總是被對方的外表吸引,然後才有機會瞭解內心。美麗的外表並不是天生的,一些小習慣也能增加人的魅力。 1. 保持自信!自慚形穢沒有任何意義。你可以改善自己的外表,建立自信。 走路時背部挺直不要彎腰駝背。要用正面的積極的眼光看待事物,包括你自己的容貌!你有你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