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小耳症 把握重建時機

治療小耳症 把握重建時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耳症因產前檢查不容易診斷,多數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後才得知孩子罹患此疾病,為了協助小耳症患者,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從1999年開始,透過新生兒通報系統,提供相關醫療服務,協助新手父母就醫、聽力保健等訊息,且配合各項兒童夏令營、兒童自信團體等活動,讓小耳症病童能樂觀開心迎接手術前的成長時期。

若為單側小耳症患者,多數只需做好聽力保健,並不需配戴助聽器,就能讓患者同時使用健耳聽力和小耳的殘留聽力,並不影響未來患者溝通能力;但若為雙側小耳症患者,則必須配戴助聽器,常見多為骨導式助聽器,又分為一般型、巴哈和骨橋,會依照患者需求給予適合的助聽器。

其實除了助聽器外,也可把握耳道重建的時機,通常分為自體移植與人工材質兩種,其中人工材質品質逐年提升,也因此讓接受手術年齡層下降至五歲左右,但也因此讓不少父母擔憂孩子會因外表不同遭到異樣眼光,因此基金會也特別舉辦相關醫療講座,透過分享經驗,讓更多小耳症家庭重建信心。

基金會也利用網路力量,成立專屬的小耳症患者園地,讓更多患者可以互相交流,給予彼此父母教養和情緒上的支持,把握重建好時機,當然對於耳道重建、時間以及手術方式等選擇,都必須經由專業醫師的評估下,選擇適合患者最佳的治療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47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甫從大學畢業的小貞,覺得自己的眼睛不夠大、眼神不夠有神,幾年來陸續動了雙眼皮手術、填補淚溝等手術,仍然無法改變無神、老態與滄桑的眼神。工作成績亮眼的她,甚至被同組的競爭對手揶揄:「看妳那歷盡滄桑的可憐樣,業績這麼好也是應該的!」 對自己要求甚高的小貞,鐵了心要擺脫窘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坊間不少私密處保養產品含化學物質、香精,健康管理師羅明珍提醒,有些化學毒素屬於經皮毒素,透過皮膚進入肌膚,進而滲入淋巴系統、血流系統,對身體造成傷害,特別是女性外陰部等生殖器官,更容易讓經皮毒素趁虛而入。 經皮毒素 很難代謝、排出體外 羅明珍指出,女性外陰部、陰道口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各級學校都陸續開學了,為了能讓孩子「高」人一等,家長們都很注重孩子們的營養,尤其是學校裡的營養午餐更是家長關心的部份;不過,營養師建議,孩子要長高,最重要的就是鈣質要充足,而牛奶是鈣質最好的來源。 攝取足夠鈣質學童只有一、二成 很多家長都會煩惱孩子的身高,深怕孩子營養...

閱讀詳情 »

透過代謝,從體內改變自己 要打造能排除癌細胞這種「異物」的身體,最重要的是增強身體的免疫防衛隊,也就是淋巴球和巨噬細胞的功能,才得以發揮人原本具有的自然治癒力。除此之外,不讓有利於癌細胞的毒物進入體內也很重要。「濟陽式飲食療法」並不像舊式醫療那樣,依疾病的性質限制鹽分或蛋白質,或減少熱量之類的做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