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泡湯舒壓漸時興 夏季溫泉如何選?

泡湯舒壓漸時興 夏季溫泉如何選?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冬天的天氣冷颼颼,是泡湯的旺季,一般人多在冬天才會泡湯,但炎熱的夏天適合泡湯嗎?皮膚科醫師指出,泡湯其實不分季節,只要注意水溫、頻率,一年四季都適合泡湯,尤其現在每個家庭中都有浴缸,只要購買溫泉粉就能在家泡湯,建議一星期1至2次,水溫略低於體溫最適當。

過去衛生環境不好、生活條件差,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衛浴設備,會去泡湯除了可用來清潔身體外,也會當作治療疾病時使用,常有人出現如疥瘡等感染性皮膚病, 或是關節炎等病況,就會去泡湯;然而,隨著經濟發展,現在每個家庭都有浴缸,泡湯變成是種流行時尚,尤其是現代人壓力大,泡湯已成為舒解壓力的方法。

皮膚科醫師鄭惠文指出,泡湯具有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因此泡湯舒壓愈來愈受到現代人歡迎。坊間溫泉主要分為碳酸泉、硫磺泉兩大類,民眾可依個人需求及膚質選擇,但如果皮膚有小傷口,如抓傷、擦傷,就不適合泡硫磺泉,以免發生接觸性皮膚炎。

泡湯應避免清潔過度!鄭惠文醫師表示,現在每個家庭都有衛浴設備,泡湯已不再當作清潔身體使用,反而成為一種舒解壓力的方法,但泡湯要注意可能出現清潔過度的情形。建議泡湯時,不要使用去角質的產品,如浴鹽、磨砂膏等,而肥皂、沐浴乳等只要重點部位即可,泡湯後也要記得擦乳液。

如何正確泡湯?鄭惠文強調,一般人多認為冬天才適合泡湯,其實只要注意水溫、頻率,一年四季都適合泡湯,泡湯的水溫應略低於正常體溫37度,約介於33至35度較適合;且泡湯時間每次不要超過30分鐘,若手腳、肩頸容易痠痛的部位,可使用熱毛巾熱敷加強,最好每5分鐘起身休息,一星期約1至2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坊間溫泉粉大多都是化學合成,添加化學香料與色素,民眾應該挑選天然製成的溫泉粉,在家泡湯才更健康又安全。

「泡湯泡太久可能會頭暈,太頻繁也容易使皮膚乾燥。」鄭惠文指出,泡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泡太久可能會頭暈,甚至暈倒,所以泡湯時水量不要超過心臟部位,而且泡湯過於頻繁則可能破壞皮膚的皮脂,皮膚容易變得乾燥,造成乾燥性皮膚炎;此外,皮膚有過敏、毛囊炎等,最好不要泡湯,不建議藉由泡湯的方式改善皮膚疾病,至於有心血管疾病者,則不建議泡溫差太大的冷熱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0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1歲年輕人,用餐時和同事們歡笑聊天,將大塊雞肉大口嚥下後,突然感到喉嚨不適,開始狂吐,且嘔吐物還帶有明顯血跡,緊急送醫,經由胃鏡檢查發現,食道有2公分的撕裂傷,研判是遭雞骨頭割傷。享用美食細嚼慢嚥 以防異物卡喉傷食道這名患者因吃飯時發生帶血嘔吐,懷疑可能是異物卡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高齡105歲的郭奶奶,日前摔倒造成髖骨骨折,患部劇痛無法動彈、不良於行,原本必須終生臥床;醫師建議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隔天即可使用助行器步行,住院一周後,已經順利出院。髖骨頸骨折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改善收治個案的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醫師李為昇指出,該病患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的醫療品質與歐美同步,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根據發表於刺胳針(Lance)期刊一項「對評量健康照護可近性及品質指數(HAQ Index)的挑戰」最新研究顯示,台灣洗腎病人的存活率,明顯優於美國及歐盟各國。而台灣腎臟醫學會長期在慢性腎臟病防治的努力,在去年12月榮獲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無暇陪家屬 計程車業者推陪同就醫隨著老人化社會的來臨,許多上班族也許會碰到家人或長輩需要就醫卻無暇陪同,隨著需求的增長,目前已有計程車業者就推出了陪同就醫的服務,而且需求量越來越多。計程車業者唐立武表示,陪同就醫服務包含就醫、復健、洗腎等等陪同範圍,如有需求,其他類型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