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注意!千萬別亂「摳」女人那個洞!後果很恐怖!

注意!千萬別亂「摳」女人那個洞!後果很恐怖!

有不少人睡覺時喜歡用手去摳肚臍眼,你也曾有這個習慣嗎嗎?你洗澡的時候是不是有時會發現肚臍眼裡有臍屎。就像鼻屎、眼屎一樣,看到如此骯髒的東西,我們總想動手清除為快。而且有時這東西搗鼓起來還挺有意思的,但臍屎真的需要摳出來嗎?

臍屎為何物?

注意!千萬別亂「摳」女人那個洞!後果很恐怖!
人在出生的時候,肚臍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胎兒用肚臍的前端和抬盤相連,從中吸收營養,人一出生這些東西就不再需要了。也就是說,肚臍(除向外凸出的)不過是褶皺的小凹坑。但在這個皮膚褶皺的小凹坑裡,卻容易積存膚垢。在這一小塊區域,含有污垢的黑色東西就形成了臍屎。

掏臍屎不能太過份,臍屎能掏嗎?

 

很多人小時候都聽到過摳肚臍肚子會疼的告誡吧?因為摳肚臍會容易弄傷皮膚,有可能引起炎症。一旦惡化還可能化膿,細菌又可能侵入腹腔內重要的血管。至於用指甲去刮它就更要絕對避免了。即使不去特地清除臍屎,也沒有什麼壞處。

 

如何安全清除臍屎


肚臍本來就是藏污納垢的地方,裡邊有點污垢,可以保持正常肚臍溫度。否則,太乾淨,熱量散發快,腸胃功能都要受損。可以說臍屎是清潔類排放物的代表。

真的太多又很想把它清除的話最好滴上橄欖油潤濕它,過一會再用棉棒輕輕擦試。也可用熱水淋浴泡,輕輕搓,別太乾淨,否則要鬧肚子的。如果是寶寶有肚臍屎的話可用香油塗抹在肚臍眼上,軟化肚臍上的黑色物質,然後用嬰兒香皂塗抹,再用清水洗淨,用棉簽擦乾水分,不要用力洗,不要摳,防止感染。兩三次可以洗得乾乾淨淨。

最好的方法是在洗澡前用一點食用油或嬰兒油塗抹在肚臍裡,然後沖水時再用點肥皂把它們順勢帶出來,這樣就乾淨溜溜啦

清潔肚臍

注意!千萬別亂「摳」女人那個洞!後果很恐怖!
準備工具,你需要棉簽,然後依個人所好,使用對你適用的清潔液就行,比如:

 

清水
寶寶精油
雙氧水
醫用酒精

沾濕棉簽的一頭,然後在肚臍眼上輕輕來回撥動。一定要對自己溫柔些哦,不要太使力弄到肚臍眼裡面。

使用過的棉簽不要重複使用,如果還未清潔乾淨,就用新的棉簽再次沾濕清理,不過次數不要太多哦。

完成後,用乾淨的棉簽輕揉肚臍,吸收余留的水分或藥水,儘量要吸盡。如果需要,可以噴一點除臭劑,勿使用過量。

日常護理

 

如果打了臍洞,就定期將環取出,用鹽水清潔肚臍眼,這點十分重要。鹽水能抑制細菌的增長,所以要定期這樣清潔。

 

沐浴後確保弄乾肚臍裡的水。一定的濕度和水份有助於有害細菌的滋生,而你的肚臍眼中還可能住著1500多種有益細菌,別讓它們被有害細菌干擾了。

記住不需要定期清潔。只要你常洗澡,使用較好的香皂或沐浴液,無需擔心太多。你的肚臍眼不像牙齒那樣,需要常常清潔和檢查,而是像一個自己能料理好自己的朋友。

沐浴前,可在肚臍處使用少量椰油或橄欖油。油能使灰塵和其他物質分開,便於被水沖走。

小提示

棉簽也可以是小棉棒之類的物品。

肚臍眼直接連通胃,它應該是封閉的,不應該讓外界的東西從這裡進入身體裡面。不清楚的話可以問問醫生你的清潔方式有沒有影響。

有的朋友可能發現肚臍散發怪味或是紅紅的,這時可以用些針對敏感肌或女性的清潔液。造成異味的最常見原因是洗澡後沒有擦乾淨水。
注意!千萬別亂「摳」女人那個洞!後果很恐怖!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想要清宿便、控制體重、瞬間苗條,有可能嗎?許多酵素、保健食品聲稱可以清除體內宿便,讓大肚男、小腹婆順利減肥,腸胃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這只是商業行銷手法,宿便並非脂肪,即使清了宿便,也無關乎減重。 蕭敦仁說,大腸腸道堆積糞便如果過夜就是宿便,每個人腸道都有宿便,除非在做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知名演員洪雷8年前在戲劇中,一幕「爆橘拳」震驚全台,成為當時的熱搜話題。然而現實生活中,握力與死亡風險有密切關係,日本NHK節目「ガッテン!」(GETTEN)介紹了1個「久山研究」,在日本富岡縣久山町(福岡県久山町),1項59年間的調查發現,握力越低的住民,死亡率也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的9/19是台灣肺纖維化日,取其「走一走」的諧音希望能喚醒民眾注意自身肺功能健康。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成因多元,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是不明原因造成的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但是肺纖維化還有其它高風險族群,像有自體免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近年來台灣少子化的問題日趨嚴重,大眾對婦女懷孕的議題更為重視,根據統計,有8成婦女在產後會出現輕微或嚴重的憂鬱症,產後憂鬱的原因,除了生理上荷爾蒙變化所致,照顧嬰兒疲累、擔心產後身材走樣、產後漏尿等問題,都是造成媽咪們產後憂鬱的原因之一。 對此,傑尼斯時尚醫美整形外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