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產後憂鬱「瘦」不了? 產後體雕讓妳「炫腹」變辣媽

產後憂鬱「瘦」不了? 產後體雕讓妳「炫腹」變辣媽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近年來台灣少子化的問題日趨嚴重,大眾對婦女懷孕的議題更為重視,根據統計,有8成婦女在產後會出現輕微或嚴重的憂鬱症,產後憂鬱的原因,除了生理上荷爾蒙變化所致,照顧嬰兒疲累、擔心產後身材走樣、產後漏尿等問題,都是造成媽咪們產後憂鬱的原因之一。


對此,傑尼斯時尚醫美整形外科院長潘俊豪指出,婦女懷孕後,容易在腰腹和大腿等部位產生脂肪堆積,且因子宮撐大,下腹組織隨之被撐開,導致腹壁肌肉分離、肚皮鬆弛或肚臍凸出變形,而哺乳也會導致乳房下垂、失去彈性,上胸凹陷,甚至乳頭和乳暈變大,這些產後身材走樣的現象,是許多媽咪前來就診的原因。


潘俊豪表示,「產後體雕」是依據個人身材問題作整體評估,而量身打造的客制化手術。腹部成形術能重建產後鬆弛的腹部,對於腹直肌鬆弛的婦女,可利用內視鏡在肚臍附近開1個小洞,以微創方式重建腹壁肌肉,傷口小也容易照護;若是肚皮鬆弛、脂肪多的婦女,可合併抽脂及拉皮手術,讓小腹恢復平坦緊實並雕塑腰部曲線。腹部成形術可同時整形凸出的肚臍,並可將抽出的脂肪填補於胸部,也就是所謂的自體脂肪豐胸。


乳房下垂、上胸凹陷的婦女,可以利用自體脂肪豐胸;但若是身材較纖瘦,大腿、手臂、腰腹無脂肪者,則可藉由果凍矽膠隆乳手術。2種豐胸手術都可一併進行縮乳暈及乳頭手術。潘俊豪強調,抽脂及隆乳手術,可分次進行,例如第1次進行腹部抽脂及補胸,第2次再抽大腿脂肪並同時補胸,如此才能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確保患者安全。


產後憂鬱「瘦」不了? 產後體雕讓妳「炫腹」變辣媽

▲整形外科醫師潘俊豪表示,抽脂及隆乳手術,可分次進行,例如第1次進行腹部抽脂及補胸,第2次再抽大腿脂肪並同時補胸,如此才能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確保患者安全。(圖/潘俊豪醫師提供)


產後體雕手術不僅雕塑身形,也能重建身體機能,讓產後婦女的身心獲得修復,恢復自信。潘俊豪舉例,1名幼教老師長期下背痛,成因竟是產後腹直肌鬆弛使腹肌無法負重,因此只能靠背部施力,經腹部成形術後恢復腹部施力功能,大幅改善背痛問題。還有另1名懷巨嬰的婦女,因胎兒體型較大,生產時造成腹壁疝氣,也能藉由腹部成形術修補腹壁疝氣;此外,腹直肌拉緊後也能改善產後輕微漏尿症狀。


潘俊豪提醒,產後體雕手術不會影響日後生育及哺乳,術後應穿塑身衣1至3個月,避免表皮凹凸不平。術前務必要讓專業醫師審慎評估,有多重慢性病、不適合長期麻醉者,不適合進行此手術。另外BMI值大於30者,應先減重後再進行體雕手術,以免術中引發併發症。也建議媽咪們,當有不再生育的規劃後再進行體雕手術,才能一勞永逸,維持優美體態。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異位性皮膚炎難擺脫? 林明秀醫師來解答!
▸不是什麼都放冰箱就能萬年保鮮 藥品存放牢記3不原則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50多歲廚師,菸、酒、檳榔不離身,某天試菜時突然發覺吞嚥有困難,就醫檢查確診食道癌,醫師考量他的工作需頻繁試菜,建議採取微創內視鏡手術,搭配組織凝集儀、神經監測儀等,術後很快就返回工作岡位,不但進食沒問題,也沒有聲音沙啞等後遺症,完全不影響餐廳生意。 9...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6)日新增281例本土病例,且確診者遍及全台17縣市;其中台北市45例、新北115例,基隆市26例偏多。《NOW健康》整理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的足跡,供讀者參考。 台北:健身工廠石牌店、台北101曾受確診者光顧 台北市政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毒首度現身至今,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總數已來到4億8千萬,死亡人數累積超過600萬人,而如此龐大的感染基數也讓病毒變異機率隨之增高。近來,Omicron亞變種BA.2逐漸取代BA.1,成為全球主流變種病毒株(至少超過50%),而其挾帶更高傳染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寶貝,身為父母,總是盡其所能想為寶寶打造舒適且溫馨的睡眠環境,但很多新手爸媽或主要照顧者,只要遇上有關寶寶的事常手足無措、失去判斷能力或至今仍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家長遵守「五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