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消除黑眼圈的六大方法

中醫學認為:色黑入腎,因此不少人以為眼圈黑與腎有關,是腎虛的表現。誠然,在臨床中確有因腎虛而致眼圈發黑的患者,然而,眼圈發黑未必人人都是腎虛。

    過度勞累,長期熬夜,或化粧品顆粒潛入眼皮,以及眼瞼受傷引起皮下滲血,都能導致眼周皮膚代謝功能失調,使色素沉積于眼圈。而眼窩或眼瞼處靜脈曲張或長期眼瞼水腫,致使靜脈血管阻塞,也能形成眼圈發黑。

    眼圈發黑還有可能是一些婦科疾病的信號。有的婦女早起時發現自己的眼圈發黑,經久不消,這很可能是由痛經或月經不調引起的。祖國醫學認為,痛經或月經不調多因情志不遂、憂思悲怒、肝鬱氣滯、瘀血阻滯所致,或由起居不慎、經期感受風寒濕冷引起。而黑眼圈正是氣血運行受阻在面部的表現。經血量過多或患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女性,也易出現黑眼圈。

    一些慢性病也有可能導致出現黑眼圈。如慢性肝病患者,特別是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黑眼圈往往難以消退。慢性胃炎反復發作,引起消化、吸收功能減退者,眼圈也常常發黑。此外,動脈硬化、更年期綜合徵、大病之後體質虛弱、腎炎、腎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甲狀腺功能減退、柯興氏綜合徵等都會造成眼周微循環障礙,以致瘀血阻滯,引起眼圈發黑。

    防治黑眼圈最有效的方法是治療引起黑眼圈的原發病。同時採用下列方法,加強眼部血液循環,也有助于消除黑眼圈。消除黑眼圈的六大方法

 消除黑眼圈六方法:

    1.雙手對搓至熱,快速用手掌心按壓雙眼熱敷,如此反復十餘次,每天數遍,多多益善。

    2.經常用手輕輕按摩眼眶周圍的皮膚。

    3.用大拇指按壓太陽穴和涌泉穴3~4分鐘,每天2~3次,每晚臨睡前再用熱水泡腳,效果更佳。

    4.多食雞蛋、瘦肉、魚蝦、芝麻、花生、黃豆等食品,增加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E的攝入,以滿足眼周皮膚對多種營養物質的生理需求。

    5.每晚用冷水、溫熱水交替敷眼部十餘分鐘。

    6.注意作息起居,做到生活有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並經常運動改善新陳代謝,強化全身機能狀態。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不少人不喜喝白開水,因其沒味道,而若喝飲料又怕發胖、不健康,氣泡水有碳酸飲料刺辣的彈跳口感,成了現今很多人的選擇。網路上流傳喝氣泡水好處多,不僅能加速腸胃蠕動,同時也能促進新陳代謝;此外更被不少減重族視為甩肉利器。喝水好處多 氣泡水徒增口感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達文西手術是一個機器手臂輔助的手術。相比傳統手術,醫生站在病人身邊,操作著器械進行手術,達文西手術則是把機械手臂架在病人身上,醫師則在旁操縱精密的機台,控制機器手臂,進行更細緻、精密的手術。達文西精準操作 傷口小、恢復快有十幾年達文西婦科手術經驗的雙和醫院副院長暨婦產科...

閱讀詳情 »

「心房顫動」是一種容易導致腦中風的心律不整疾病。在台灣每年約新增3萬名病患,醫師表示,季節交替,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要特別注意,若出現心悸、胸悶痛、頭暈無力、呼吸急促等4大警訊,千萬別輕忽,應盡速就醫。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趙子凡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是指心房快速而不規律的跳動,一旦發生時,因為心房...

閱讀詳情 »

清新的空氣、綠油油的樹林,登高望遠的好景色、自我挑戰…,都是不少登山愛好者愛上爬山的原因。而寶島台灣光是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就有高達268座,可謂登山愛好者的天堂。但在滿足登山慾望前,不少人常會疑惑,不想爬山損傷膝蓋該怎麼做?如何才能減少傷害及疲勞的發生?且聽專家怎麼說! 肌肉痠痛是乳酸大量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