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營養不良+肌少症 「心腎糖」病友墜入惡性循環

營養不良+肌少症 「心腎糖」病友墜入惡性循環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心腎糖」族群,營養限制較多,一不小心,很容易熱量不夠、營養不良。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教授唐德成指出,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若引發肌少症,肌肉耗損嚴重,全身免疫系統、重要器官就會受影響,骨質更容易流失,住院、死亡風險也會上升。

營養不良+肌少症 形成惡性循環

唐德成教授分析,當心腎糖族群蛋白質、熱量攝取不足,就會營養不良,如果加上肌少症推波助瀾,不只容易感染、免疫力低下,身體也可能產生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更惡化,嚴重甚至產生心衰竭,此時肌少症可能加劇,骨質也會提早流失,形成惡性循環。

「心腎糖」蛋白質攝取 需要視身體狀況做調整

對於慢性腎臟病病友來說,隨著病程演進,蛋白質、熱量攝取,也要跟著調整。當腎功能惡化,但還沒進入洗腎階段,蛋白質攝取量就要嚴格限制;唐德成教授建議,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取0.6-0.8公克蛋白質,蛋白質熱量攝取最好降到每日熱量總攝取量10%以下。以60公斤體重病友為例,每天蛋白質攝取量約36公克到48公克,盡量減少腎臟負擔。

唐德成教授進一步說明,但當慢性腎臟病惡化到洗腎階段,蛋白質攝取量就要往上調升,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取量為1.2-1.4公克,蛋白質攝取量建議佔每日熱量總攝取量18%,這樣身體蛋白質攝取量才會足夠,並減少肌肉耗損。

年長患者 更要攝取足夠熱量

唐德成教授強調,年長、心腎糖患者更要攝取足夠熱量,60歲以上年長族群每天、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35大卡熱量,以60公斤體重計算,每日熱量攝取要達2100大卡,才算符合標準。

膳食纖維充足 幫助減緩身體發炎反應

心腎糖族群不只要注意蛋白質、熱量攝取,其他營養素、膳食纖維攝取,也是非常重要。唐德成教授提醒,慢性腎病患者的鉀、磷攝取量,都要嚴格計算,而充足的膳食纖維有助平衡腸道菌相,減少腸道致病性細菌肆虐,經過一連串生理機轉,身體發炎反應也會趨緩。

諮詢專業營養師 打破健康惡性循環

因此,慢性腎病患者等心腎糖族群應諮詢專業營養師建議,在營養師指導下,可考慮進行地中海飲食,適量攝取高纖維蔬果,並養成規律運動等健康生活習慣。必要時可選擇合適的營養補充品,這樣才有助維持各項生理機能、延長壽命,並幫助提升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42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多國紛紛停課,如何填滿孩子空白成為家長煩心議題。許多研究指出,遊戲有助兒童身心全面發展,能促進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情緒調節、人際互動等;因此,《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31條即保障兒童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遊戲和娛樂活動的權利,確保孩子們能擁有健全的身心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無來源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感染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發布,1名40多歲女性(第347例)曾接觸第336例(社區保全),身體不適就醫採檢確診,2人高風險接觸者防疫單位已掌握142人。另外,日前傳出死亡病例的奧捷旅行團,今再傳確診個案(第3...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患者現已突破百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社交距離注意事項」,交通部同時宣布民眾未戴口罩禁止搭乘台鐵與高鐵,但捷運與公車當初未明確規範。今(3)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未戴口罩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違者將罰最高1.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