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齦保健做得好 植體周圍炎不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新竹市一名50多歲男子因近二十年的門牙植牙區的牙齦發生流血及化膿等症狀,因不堪其擾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求診,檢查後發現植牙區周圍的骨質嚴重流失,且植體有晃動的現象,經過手術移除植體,發現植體周圍佈滿牙結石,診斷是「植體周圍炎」引起的植牙失敗,經過數個月「骨再生手術」補骨重建之後,才得以重新植牙。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張瀞文醫師表示,「植體周圍炎」是造成植牙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指植體周圍的組織有發炎的現象,包括牙齦紅腫流血,放射線檢查可見植體周圍骨質流失,到更嚴重的後期,則有植體搖晃而不堪使用的情形。

張瀞文醫師指出,造成「植體周圍炎」的原因是牙菌斑的長期堆積,病患的口腔衛生不佳所致,平時牙齦保健不良,也是造成此症狀最大的原因。

張瀞文醫師呼籲,預防「植體周圍炎」的發生,在植牙之後,除了配合醫師的治療外,病患需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包括使用牙線或牙間刷並定期回診,檢查牙齦的健康、齒槽骨的高度、假牙及植體的穩定;若有假牙或植體螺絲鬆脫的情形要馬上回診,一旦發生植體周圍炎,需合併清創及抗生素治療,在更嚴重的發炎下,就需做手術清創再補骨,甚至移除植體,平時做好預防措施,即可遠離植體周圍炎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41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冬天極冷,夏天又極熱!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從去年持續至今年的聖嬰現象,強度是歷年來最強之一,給各大洲帶來極端天氣,也使得全球高溫創紀錄;台灣也受到聖嬰現象影響,氣候越來越反常,顯然今年夏天會是一個艷陽高照,高溫炎熱的季節,而在面對這樣炎熱的季節,大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王先生一家人日前到南部喝喜酒;不料,吃到一半,孩子突然身體不適,但人生地不熟的他,不知附近有哪家診所可提供看診?其實,只要利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就能查詢附近周圍半徑1公里內院所、電話、地址及看診時間,就近接受診療,不必大老遠去掛大醫院的急診。 健保APP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近來網路流傳「關於膽固醇的說法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醫學欺騙」,文中指出美國政府修改了40年以來的錯誤,最終接受膽固醇並非令人擔憂,結果造成許多飲食控制良好的老病號病情失控。 血中低密度膽固醇是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當升膽固醇食物攝取過多,就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造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66歲的老黃外型看不出年紀,退休生活也清閒愉快,喜歡跟老朋友打牌聊天,無意中透露床上表現不佳,時常舉而不堅、堅而不挺,甚至挺了幾秒就完事,被朋友笑稱是「三秒交」先生。最近三個月症狀越趨嚴重,不僅性致全失,還出現心悸、呼吸不順的症狀,晚上還做惡夢失眠,至精神科求診後才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