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男人的命根子怎麼清洗才健康?

男人的命根子怎麼清洗才健康

生活中,多數男性沒有每天清洗陰莖的良好習慣,而80%左右的男性每日則以洗腳而告結束。但是為了健康著想,也為了美好的性生活,男性其實需要養成每日清洗陰莖的好習慣。

如果陰莖不干淨,不僅對自身健康不利,還會危害配偶的健康。我們知道,陰莖部周圍汗腺、皮腺和皮下陰莖癌,據統計,男子陰莖的濕疹、皮炎、癬等疾病,也為數不少。另外,有些已婚的男子有不潔的性生活習慣,這對女性陰道也是一個不良刺激,在性生活時,會將細菌帶給女方,造成女方患宮頸癌。因此,保持男性陰部的伴侶的健康以及自身健康都是極其重要的。

到底應該怎麼清洗陰莖才健康

男子應該在性生活前後,以及大小便後及時清洗外陰,而且至少應每日清洗一次。男性外生殖器最顯著的部分是陰莖,陰莖的皮膚薄而且可以移動。陰莖皮膚在陰莖處褶成雙層,稱為包皮。在7歲之前,包皮較長,能完全包住陰莖​​頭及尿道外口。隨著青春期發育,陰莖體積增大並加長,包皮向後退縮,至成人時陰莖頭露出。

但是,約30%的成人包皮仍完全遮蓋陰莖頭,只有用手將包皮上翻或當陰莖充分勃起時,陰莖頭和尿道口才能露出,這種情況稱為包皮過長。當包皮過長、過緊、不能上翻,或勃起時仍不能露出龜頭和尿道口的,稱為包莖,約佔8%。

包皮過長或包莖者,包皮皮脂腺會分泌出一種奇臭的白色分泌物,不易排出去,長期積存就會成為包皮垢;加上尿滴或精液的存留,易使細菌生長,造成陰莖頭和包皮發生炎症,產生瘙癢。如果不注意清洗,除了可引起性交疼痛、包皮與龜頭粘連外,還會妨礙夫妻性生活,甚至還可能發生陰莖癌。據統計,90%以上的陰莖癌是因包皮過長或包莖引起。

由於包皮垢長期刺激,若不注意清洗,局部皮膚組織防禦功能會減退,也容易受到傳染性病原體的感染。可見,養成清洗外生殖器的習慣,對男性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在洗澡時,用手把包皮退到龜頭後,將積聚的污垢、皮脂清除。

由於包皮內板比外板薄潤,對化學清潔劑比較敏感,因此,在清洗包皮龜頭時,只要每天用清水沖洗一次就可以了。

如果用香皂、淋浴露來清洗,又沒有將泡沫沖洗乾淨,有不少人則會出現包皮龜頭過敏反應,反覺不適。

萬一在包皮與龜頭間因污垢積聚而引起炎症,可用專門的外陰消毒清洗藥水浸泡擦洗就好了,嚴重時要請教專科醫生。

如果是包莖,常常無法徹底清洗包皮垢,即使可以上翻包皮,也容易出現包皮嵌頓,建議儘早作包皮環切術。

男性生殖健康中最關心的就是陰莖,然而陰莖也有秘密,你知道嗎?

陰莖從正常狀態到充分勃起時,尺寸的變化是不同的。一項對80名男性進行的研究發現,陰莖變化的幅度從0。6厘米到8。9厘米不等。性學專家金賽研究了1000多名男性後也發現,12%的人勃起後,陰莖增加了不到1/3,7%的人增加了一倍。那些正常狀態下看似短小的陰莖,勃起後可能是那些“大塊頭”的兩倍。

陰莖還能在你想不到的時候變小。美國泌尿學家蒙塔格博士指出,接觸冷水或空氣會讓陰莖縮小,心理壓力也能讓它萎靡不振。這些都是由自主神經系統來支配的,因此陰莖也可以被視為“自主神經系統的晴雨表”。

雖然陰莖裡面沒有骨骼,但仍然可能折斷並發出聲音,然後變得青紫、疼痛無比。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典型的案例是男子操之過急,結果撞到了伴侶的恥骨。為避免這種情況,性愛時不要過於粗暴。如果採用女上位,女方動作也不宜猛烈。

不希望它勃起時突然有了反應。人對陰莖的控制有限,因為它並不始終聽從神經系統的支配,而是同時受到“自主神經系統”,又稱植物神經系統的領導,後者還負責調節心率和血壓。許多性喚起就是自主神經系統的“功勞”。

 

--

via http://toutiao.com/i62314146385971123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綜合報導)Google、Apple及Facebook等科技公司,近年來,利用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分析民眾在網路上搜尋的行為,像是喜歡去哪裡旅遊、最喜歡的食物,以及誰可能是潛在的好友;若應用在醫療方面,則可找出罹患特定疾病的高危險族群,以及是否需要接受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全世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公布國人罹癌年齡層分析結果,發現未成年多以血癌、腦癌為多,而正值社會新鮮人的青壯年,卻是以甲狀腺癌和乳癌為多,尤其是20至30歲的社會新鮮人,罹患癌症的第一大類別正是甲狀腺癌,已成為民眾健康一大隱憂。外科手術切除後 服用放射性碘破壞殘存少量癌細胞亞洲大學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流感疫情雖仍處高峰期但逐漸趨緩,預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亦將隨之下降,但近期氣溫變化大且剛開學,人際交流頻繁易造成病毒傳播,民眾仍應做好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才能避免病毒傳播的風險。類流感門急診較前週下降8%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上週(2月25日至3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偏頭痛不只是頭痛 而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症狀常常不只是頭痛而已,有些會伴隨 畏光、 怕吵、 噁心、 嘔吐,甚至有些人會出現短暫視覺異常或言語不能。而情緒失調、 慢性疲勞、 睡眠障礙的問題更是常見的共病,嚴重時會導致失能,但周圍的人卻無法能夠理解你的不舒服。有百分之二的人甚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