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疼痛,到底要不要看醫生?

疼痛,到底要不要看醫生?

我曾經診療過不少,令我感到錯愕或訝異的案例。

幾乎全身是病,仍堅持耕田工作的老農

曾經有位七旬老翁牽著女兒的手前來求診,從他被曬得黝黑的臉龐、紋路深陷的皺紋、粗糙的雙手,看得出種田人的辛勞。雖然腰痛的問題困擾他許久,卻因為害怕上醫院而遲遲不肯就醫,這次是女兒半強迫式地帶他來。
然而,檢查結果簡直令人不敢置信。脊椎關節炎、椎管狹隘、肌肉肥大、脊椎側彎、關節硬化、椎間盤間隔窄化、神經輸送壓迫⋯⋯等,身體狀況十分嚴重。
我問他:「老伯,您為什麼要忍著不看醫生?」
「因為要工作,沒時間上醫院。」
我勸他:「以您現在這個狀態得充分休息,不能再工作了。」
「但是,總不能遊手好閒,我得繼續耕田啊!這是農人的宿命。」
看著老伯為了養兒育女忍著痛楚,默默耕田的樣子實在叫人心疼。
而我也茫然了許久,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治療才好。

肌肉裂傷5公分,仍堅持上場比賽的足球迷

40歲的裴先生是一間餐廳的老闆,也是個足球迷。每天早上他都會去村子裡的晨間足球社團踢足球,每個月也有1、2次到外地比賽的機會。除此之外,他也是南韓足球聯賽、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西班牙甲級足球聯賽的忠實球迷。
如此一位對足球狂熱的人,有一天因小腿疼痛不已前來就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小腿肌肉有裂傷;我繼續仔細檢查,又發現肌肉曾裂開過的舊傷。原來他以前也曾經有類似症狀,只是當疼痛稍微減輕後,他又立刻上場踢球。
裴先生聽完診斷結果,說了句令我哭笑不得的話:
「院長,下個星期在外縣市有個足球比賽,請您一定要治好我的傷。」
肌肉裂傷將近5公分,是非常大的傷口⋯⋯遇到這樣的患者,真叫我十分頭疼。

超過3天的疼痛,就必須多加留意

東方人比較善於忍痛,可能是體質關係,也或許是從前經濟蕭條,大家忙著賺錢餬口,沒時間也沒錢上醫院,所以逐漸習慣忍耐。不怕痛到什麼程度呢?除了不怕打針,連「震波」這種痛苦療法也能忍受,因為篤信「痛才會好」,所以怎樣都會忍住。相形之下,西方人做起來就氣喘吁吁、哀號連連。

原則上,如果疼痛在2、3天內就消失,那麼多少可以忽略,畢竟身體有自我修復的能力;然而,若痛楚超過3天,就必須留意小心。因為疼痛是從發炎而來,代表身體某個組織已經發炎。若是2、3天內就消失的疼痛,我們可以暫時視為輕微發炎已獲得痊癒;然而,當類似部位又發生疼痛時,就必須接受檢查,確認是否有更嚴重的問題。
此外,現代人還有個共同健康問題,就是生活過於忙碌而沒時間前往醫院,以及輕忽自己的健康而忽略疼痛。平日受不了輕微疼痛的人,會為了改善疼痛而持續努力;反觀那些自認身強體壯的人,往往因為忽略輕微痛症,而導致病情惡化。

以上內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痛症按摩拉筋全書》

疼痛,到底要不要看醫生?

和疼痛說bye-bye,請看《痛症按摩拉筋全書》
博客來 http://goo.gl/tqRxSB
金石堂 http://goo.gl/B8j1QC
誠 品 http://goo.gl/5lBfc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自行停藥,真的要不得!一名78歲王姓老嫗,因甲狀腺切除後,需每日服用甲狀腺素藥物,乖乖用藥一陣子後覺得身體狀況改善許多,因而疏忽持續服藥且未回門診追蹤,半年後出現全身沒力、浮腫、易喘等狀況,且嚴重到呼吸困難,緊急前往童綜合醫院急診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心包膜積水,進行心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養生觀念抬頭,舉凡對健康有益的飲食,就備受矚目。近年來,因為亞麻籽的成分越來越清楚,以致很多人開始吃起亞麻籽。原來亞麻籽是種子,是屬於油脂類,而且還有膳食纖維,若是取代一般食用油,會較有飽足感,就有不少想要減肥的人,會喜歡吃亞麻籽。 亞麻籽含有豐富油脂 臺北市立聯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戶外運動如何做好皮膚保護措施,避免受傷?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主任謝雅如醫師提醒,天氣變化大,再加上換季因素,皮膚就容易有小問題,此外紫外線傷害不分季節,一年四季都不能忽略防曬。而wind(風)、sun(陽光/紫外線)、cold(冷)是造成皮膚出問題的三大主因,若...

閱讀詳情 »

前陣子連假回家一趟,總算吃到了朝思暮想的料理。這些料理並沒有什麼昂貴的食材,就只是媽媽的拿手菜餚,其中一道讓小編從小吃到大都吃不膩的,莫過於就是「滷肉」了。 明明有著厚厚肥肉的鹵五花肉,在媽媽的烹煮下總是肥而不膩、入口即化、肉香飄散、味濃鮮美,記得從小阿嬤只有煮了「滷肉」,那天大家的飯就能多扒兩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