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盛「糖」時代來臨 洗腎危機要小心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慢性腎臟病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到了末期才產生明顯症狀,所以又稱為隱形殺手,而其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皆有密切的關係;根據台灣腎臟協會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新增洗腎患者中有高達43.2%糖尿病病患,因此糖尿病所引發的腎臟病變,更是值得關注。

罹患糖尿病12年的張伯伯就是典型的案例!台中榮民總醫院腎臟科黃士婷醫師說,張伯伯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因長期忽略治療,嚴重到視力模糊、泡泡尿及輕度下肢水腫等症狀才到門診就醫,檢查後發現腎小球過濾值已下降至每分鐘47.7ml(一般正常人為125/ml),確診罹患慢性腎臟病3b期,目前長期追蹤治療,服用糖尿病及高血脂藥物,病情才獲得控制。

慢性腎臟病不等於終身洗腎

黃士婷醫師指出,慢性腎臟病常讓病人聞之膽怯,以為要終身洗腎,其實只要飲食及血壓控制得當,便能有效的抑止腎臟病惡化。所以腎臟病患首要項目是有效的保護殘餘的腎臟功能,在治療上選擇的降血壓藥要能有效降低尿蛋白,才能降低洗腎的風險,有些醫師會建議搭配利尿劑的使用,除了加強降血壓藥物效果外,更可治療腎臟功能喪失導致的周邊水腫、肺水腫而呼吸困難等代謝異常的現象。

輔助飲食,控制尿毒症

慢性腎臟病成因是因為人體無法有效排出代謝產物導致,現在人因營養攝取不均衡,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每天喝大量刺激飲料,如咖啡、含糖飲料,或食用來歷不明的健康食品,才會造成腎臟負擔,日積月累就成了「腎下一族」;黃士婷醫師建議患者要積極改變飲食習慣,選擇低蛋白、少鹽的食物,就能有效減緩腎臟負荷,或搭配來自日本的口服活性碳粒子(AST-120)降低腸道吸收代謝產物的機會,進而可減緩腎臟衰竭及尿毒症狀產生,臨床顯示,患者使用後反應都很不錯。

慢性腎臟病、尿毒症,是健保支出的重大負擔,由於腎臟功能會隨著高齡而逐漸退化,全台尿毒症患者已高達七萬人左右。因此,洗腎的六大高危險群-糖尿病、高血壓、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蛋白尿現象、腎臟病家族史或長期服用藥物者,要每三個月定期檢查,提早發現問題,才能確保健康,掌握「腎」利關鍵。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0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危險情人的社會新聞時有所聞,而民眾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恐懼或是不斷地撻伐當事人,但在謾罵之餘是否思考過危險情人的產生,可能是你我所共同建構出的社會文化所延伸出來的問題。李訓維心理師表示,危險情人(邊緣型人格)的產生,其實與社會關係漸漸疏離有關,我們總是花太多的時間去面對高張力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水泥是營造業相當重要的基礎材料,舉凡住宅,道路、橋梁等各種工程都會有大量需求,裡面的主要成分為石灰及矽酸鈣,而這也是工作場所中最常見的鹼性化學物質,使得它成為最常見在工作場所造成眼睛化學性傷害的來源。一名48歲余先生於今年4月時,於工作中就發生左眼水泥進入眼睛造成傷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1. 講座時間:2018/08/04(六) 13:30-15:302. 講座地點:艾利教育中心(台中市西屯區惠中路二段41號)3. 主講者:台中榮民總醫院 眼科部主治醫師 周建志醫師4.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視網膜病變協會、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5. 報名專線:(02)5559...

閱讀詳情 »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因為抗議屏東縣政府強拆民房,在過程中咬了女警一口而成為話題女王,近日北上奔波跑通告為公益募款,竟傳出血便血尿身體不適而緊急就醫。婦產科醫師表示,出現血便有4大原因,最常見的是痔瘡,也有大腸直腸癌風險;而有血尿最可能是膀胱發炎,以及可能隱藏癌蹤,兩者症狀都不可輕忽!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