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穩定擊球系列-短桿路徑與桿面控制 簡單控球距離感更佳

關鍵兩要素 穩定短切球距離控制



短切球是最需要高成功率的技術(往往透過切球就能救標準桿),需要穩定的距離控制與球滾動的掌握,然而高拋球與落地即停的球路是短桿高技術性的表現。一般果嶺邊的處理球較少的比例需要這樣的球路,可能面臨旗位較難或須越過障礙時才會用到,所以今天的內容主要是針對最常使用也最容易掌握的動作做說明。 

短切球路徑與桿面控制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減少不必要的動作,所謂的減少不必要的動作就是「不改變路徑」與「不改變桿面狀態」,這因素都會讓觸球瞬間有更多的複雜度。就單純的透過桿面本身的角度讓球產生自然的拋起與滾動。

今天的重點就在以下內容:(請參考影片詳細說明)
穩定擊球系列-短桿路徑與桿面控制 簡單控球距離感更佳
1.透過較弱勢的握桿,掌握「更接近直線」的路徑。
2.減少曲腕動作,只需做手位在前的動作,自然產生延遲乾淨觸球的效果。

最後可以透過2個關鍵重點的調整,切出穩定的距離控制與正確滾動,讓每場個擊球的果嶺邊處理都能一次切球到洞邊。 駐站教練穩定擊球系列-短桿路徑與桿面控制 簡單控球距離感更佳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相關推薦

日前有位國外母親在幫女兒梳頭髮時,梳子不斷卡在頭髮中,而最後從女兒頭上梳下一堆頭蝨,看了讓人感到噁心。據醫師表示,這些頭蝨已經存在至少一個月以上,因牠們30天就能產下數百顆卵。 本篇教大家預防、治療頭蝨,以及正確的洗頭方式。 看完影片後,先讓大家認識頭蝨: 頭蝨呈褐色或灰色,有頭、胸、腹三部份,以...

閱讀詳情 »

欣高球的動作分析拍攝16號在青年公園練習場為大家服務,對於自己的揮桿動作有疑問的球友們可以到練習場內的柏登高爾夫教學中心,小編會在此等候大家,拍攝時間為17:00~21:00。欣高球即將推出的「動作分析」單元,結合柏登高爾夫教學中心教學團隊、仕明高爾夫教學中心教學團隊、貝克漢高爾夫練習場高凱煌教練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