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易疲勞 飲食+運動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網路知名部落客486先生,2年前開始體力下滑,他以為是肝出問題,但沒有特別留意,直到今年10月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空腹血糖值竟高達187!他才恍然大悟,原來疲累的主因是自己罹患糖尿病,不但嚴重影響工作,也不敢出遠門,讓他感到相當困擾。

486先生自述,他從小就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早上5時起床、晚間10時就寢,工作一整天也不覺得疲累;不過,2年前開始,身體容易感到疲勞,每天上午、下午都需要補眠半小時,才有體力繼續工作。

「原來我的飲食習慣都是錯誤的!」486先生指出,得知罹患糖尿病後,醫院營養師詢問他的飲食習慣,他說以往早餐都吃乾意麵加辣椒油,中午不吃,晚餐就吃炒飯、炒麵,以為攝取澱粉很健康,沒想到卻是造成身體疲累的原因。之後營養師建議他少吃麵食、白米,多吃糙米、白肉類,並搭配運動才有助於穩定血糖。

於是,486先生聽從營養師的指示,改吃沙拉、糙米,以及青菜,並買了一台健身器材回家開始運動,每天早晚持續1分鐘,經過2個月的飲食調整及每天固定的運動習慣,體力回到從前,也不再容易感到疲累。

營養師趙函穎表示,糖尿病患的飲食中,有服藥的患者因有口服降血糖用藥或是施打胰島素治療,因此就必須完全遵循醫師份量指示進食,否則血糖過低會發生頭暈,甚至休克、昏倒,因此糖尿病患的飲食尤其要注意種類、份量的攝取。

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該如何注意飲食?趙函穎建議,應以「三少一多」的原則,包括少油、少鹽、少糖,以及多纖維。應避免攝取油炸類,以及魚皮、豬腳等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零食、餅乾、丸類等加工品,以及豆腐乳、沙茶醬、豆瓣醬等鈉含量過高的調味料,飲料、蛋糕等精製糖製品。而像是木耳、大番茄、綠花椰菜、菠菜、龍鬚菜、洋蔥、菇類、高麗菜等則是屬於纖維含量較多的食物。

趙函穎指出,澱粉是熱量的主要來源,也是造成血糖升高的原因,糖尿病患者應攝取糙米、燕麥、地瓜、南瓜等高纖澱粉,取代飯、麵食,其中燕麥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較不易造成血糖急速升高,具有穩定血糖的功用。另外,運動也是控制血糖的好方法,可以增加胰島素分泌的敏感度,讓身體在適當時機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使血糖回到正常。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鼓勵腸癌病友及糖尿病友勇敢走出戶外,積極對抗病魔;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與台灣癌友單車運動協會將於10月底舉辦「2013希望騎跡-Bike傳愛活動」,希望號召20位病友共襄盛舉,寫下「希望騎跡」。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腸癌的治癒率已超過8成,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能降血糖、尿糖,擺脫尿毒症、腎衰竭及截肢、中風...」、「擦的肉毒桿菌、治癒傷口,增生膠原蛋白...」,這些誇大宣稱療效的廣告用語,小心已觸法!台北市衛生局今年1至6月查獲化妝品、食品及藥物違規廣告,其中以產品「治消渴賜爾康」39件最多、「豐滿挺立美胸計畫」34件其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愛情真是奇妙!一對結縭50年的老夫妻,兩人都有失智症,雖然記憶已逐漸空白,但是老夫妻卻鶼鰈情深,對另一伴仍念念不忘。這對失智症老夫妻去年8月起在光田醫院日間照護中心接受照護,晚上再回家共享天倫;該院指出,老夫妻常常忘記身在何處,或是要做什麼事,雖然病魔奪走了他們的健康和記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顯示,1到6歲學齡前嬰幼兒蛀牙率超過五成之多,主要是因為許多家長認為,嬰幼兒的乳牙早晚都會掉落,因而疏於照顧;其實,牙齒應從小就要開始做好衛生保健,除了清潔之外,還可將牙齒塗氟,可使牙齒受到保護,就能降低蛀牙率。根據衛生福利部於民國100年所做的調查顯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