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 圖片來源99.com.cn)

年紀大了,不少老年朋友都患上了「老年病」,糖尿病便是其中之一,得了糖尿病,控糖是最重要的,控糖不是不敢吃而是學會聰明的吃。今天為大家介紹7種飲食,適量使用,對糖尿病很有幫助,非常實用,值得收藏。

1生薑-調節血糖代謝,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每天不超過10克為宜

功效:生薑有發散風寒、化痰止咳的作用,姜中含有的薑黃素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質代謝紊亂,激活肝細胞,對糖尿病性脂肪肝有益。

推薦吃法:生薑可生食或熟吃,搭配海鮮、水產品類食材入菜最為適宜。

2大蒜-提高葡萄糖耐受量,促進胰島素分泌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大蒜-提高葡萄糖耐受量,促進胰島素分泌

每天3瓣

功效:大蒜有明顯的降低血脂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大蒜中的蒜素等化合物能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從而提高人體葡萄糖的耐受量,有降低血糖水平的功效。

推薦吃法:大蒜可與各式菜餚搭配炒食或生食;大蒜熟吃可降低其辛辣氣味,適合與動物性食材搭配食用。

3食醋-抑制血糖上升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每天20毫升為宜

功效:醋含有的有機酸能促進糖在體內的代謝處理,能增強糖耐量降低者的胰島素敏感性。

推薦吃法:醋適合與菜餚搭配使用,可增強食慾,與肉類菜餚還可起到解膩的作用。

4咖喱-改善脂肪代謝紊亂的發生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每天20克為宜

功效:咖喱中含豐富的薑黃素,這種物質有助於調節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質代謝紊亂。

推薦吃法:咖喱適合與動物性食材,如雞肉、牛肉搭配燉食。

5橄欖油-改善脂肪代謝和血糖峰值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每天25克為宜

功效:橄欖油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脂質代謝和血糖高峰值,可適度控制血糖水平。

推薦吃法:可在製作涼拌菜時,適量應用,是適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油。

6綠茶-預防糖尿病並發動脈硬化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每天5~8克為宜

功效:綠茶中的兒茶酚可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含量,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同時也能減緩腸內對糖的吸收,能有效抑制餐後血糖的波動。

推薦吃法:綠茶可沖泡飲用,亦可入菜,能增進食慾,有增香、解膩的作用。

7紅茶-平緩餐後血糖值的上升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每天15克為宜

功效:紅茶中所含的多酚類物質能夠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控制餐後血糖的升高。

推薦吃法:可適量沖泡飲用,但注意忌添加蔗糖,不宜沖泡過濃。


via


血糖高≠糖尿病 兩者的區別你要弄清楚了

 

血糖高就是得了糖尿病啦?這個說法可是不對的哦。雖然有時會發現自己的血糖比正常值要高,但是這並不代表就是得了糖尿病的預兆。不要以訛傳訛,自己嚇自己了。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嗎?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體檢時,有些人會發現自己血糖比比正常值高,憂慮自己患上糖尿病。加上現在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人們可以說是「談糖色變」。那麼,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嗎?一同來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血糖高的早期表現

1、飢餓和多食:因體內的糖份作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夠的熱量保持身體的基本需求,會常常感到異常的飢餓,食量大增,但依舊飢餓如故。這是糖尿病早期表現體現之一。


2、手腳麻痺、顫慄:有頑固性手腳麻痺、手腳顫慄、手指活動不靈及陣痛感、劇烈的神經炎性腳痛,下肢麻痺、腰痛,不想走路,重視和兩眼不一樣清楚,還有自律神經障礙等表現,這些屬於常見的糖尿病早期表現。

3、眼睛疲憊、視力下降:眼睛容易疲憊,視力急劇下降。當感到眼睛很容易疲憊,看不清東西,站起來時眼前發黑,眼皮下垂,視界變窄,看東西模糊不清。

4、極度口渴:尿多之後使體內的水分減少,當體內水的總量減少1~2%時,即可導致大腦口渴中樞的興奮而思飲,產生極度口渴的生理表象。

5、尿多,皮膚乾燥,脫水:尿多不僅指尿的次數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時可達20多次,有些高血糖尿量可達2-3升以至10升之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漬發白、發粘。多尿是由於血糖添加,超過腎糖閾(8.9~10mmol/l),排入尿中的糖多,於是尿次數與尿量增多。


導致血糖高的因素

臨床過程中,我們一發現很多高血糖是屬於生理性的:比如說,飲食過量或者是腸胃吸收過快,造成的血中游離葡萄糖增多、或者是飲食缺乏(飢俄時),促進糖的異生,導致血糖增高。或者是心情不穩定、壓力過大造成的血糖添加,這個會隨著精神刺激解除後,血糖就會恢復正常。或者是劇烈運動後、比如體檢前爬樓梯等等都可以導致血糖的添加。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PS.下列情況也可以體現為血糖增高,而並非是糖尿病:

1、肝臟疾病時,肝糖原儲備減少。

2、應激狀態下的急性感染、創傷、腦血管意外、燒傷、心肌梗死、劇烈疼痛等,此時胰島素拮抗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髓質激素、生長激素等排泄添加,胰島素排泄相對缺乏,使血糖添加。

3、飢餓和慢性疾病使膂力下降,導致糖耐量減低,使血糖添加。

糖尿病有救了 除了打針,7個降糖食物千萬別錯過!一定要分享出去

4、服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劑、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藥、煙酸、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均可導致一過性的血糖添加。

5、一些內排泄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質醇增多症、甲狀腺功用亢進症等,可以導致繼發性糖尿病。


糖尿病的相關知識:

1、遺傳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臨床上至罕見60種以上的遺傳綜合徵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個DNA位點參與發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點多態性關係最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發現多種清晰的基因突變,如胰島素基因、胰島素受體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線粒體基因等。

2、環境因素:進食過多,膂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壯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容易發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薩奇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後導致自身免疫反響,破壞胰島素β細胞。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春節假期即將來臨,銀髮族常因為頻尿問題,擔心造成家人困擾,而婉拒與兒孫們出門走春、拜年,小朋友則常常在車上吵著要上廁所,讓大人在一路塞車之際,還得安撫家人,甚至打消出遊的念頭 。 解父親入廁之苦 醫師致力發明 台安醫院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有感於父親的尿失禁困擾,以氧氣罩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根據調查,愛滋病由母親傳染給孩子的垂直感染率,最低兩成五,最高四成,這些無辜的孩子從一出生,往往就必須承受社會歧視及排斥的異樣眼光,尤其是在確診前的照護,更是一大難題。有鑑於此,台灣政府自2005年1月開始「免費孕婦全面篩檢愛滋計畫」,透過持續的追蹤評估與預防篩檢,累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對於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口罩幾乎是不離身的物品,但配戴口罩非常悶熱,而戴眼鏡的醫護人員更有相同的煩惱,常在呼吸之間鏡片救起霧了。 2015年第十二屆國家新創獎得主「改良式呼氣導流之薄型口罩」,研發者就是來自三軍總醫院護理部督導長李淑燕,她說,對於臨床第一線照護病患者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據統計,國內去年有264人捐贈器官,共有910名受惠者,器捐與受惠人數皆創近10年新高。而2014年開放三等內血親優先受惠政策,一旦有器官移植需求,可至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優先排序,讓愛延續下去。 大愛捐贈器官 嘉惠家人 來自台東的陳敏鳴是新法施行後首位受惠的腎臟受贈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