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紅肉吃太多 容易得憩室炎

紅肉吃太多 容易得憩室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憩室炎屬於發炎性疾病,這是一種很普遍的腸道疾病。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大量吃紅肉,罹患憩室炎風險會上升,如果每天以一份魚肉或雞肉取代紅肉,或許可以降低憩室炎機率。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腸道〉醫學期刊(Gut)。一般憩室炎都發生於大腸,大腸壁出現小小袋狀突起現象,就是憩室,憩室炎是指憩室發炎,這是一種相對普遍的疾病。

許多因素 都與憩室炎有關
越來越多年輕憩室炎新增病例,患者中,約有4%的人出現腸壁穿孔、膿腫、瘻管等嚴重或長期併發症。雖然這種疾病很普遍,但醫界對於疾病成因了解並不多。研究作者認為,憩室炎與抽菸、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不運動、肥胖等息息相關,膳食纖維攝取量不足,可能也有關係。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人員以「健康專業人員追蹤研究」中近46500名男性為研究對象,這些男性在1986年至2012年間參與研究計畫,年齡從40歲到75歲,研究人員每4年做一次問卷調查,以了解他們的紅肉、加工肉品、雞肉與魚類平均攝取量、攝取頻率。

多吃一份紅肉 憩室炎風險上升18%
在26年追蹤時間,約有764人出現憩室炎,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吃較多紅肉的人似乎較常使用消炎、止痛藥,也較常抽菸、少做激烈運動,纖維質攝取量也較少。相較之下,常吃雞肉、魚肉的人較有激烈運動習慣,也常使用阿斯匹靈藥物,並較少抽菸。

不過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紅肉整體攝取量較高,憩室炎風險會特別高。與較少吃紅肉的人相比,紅肉攝取量最高的人,罹患憩室炎機率增加58%,每天多攝取一份紅肉,風險便上升18%,一星期攝取6份紅肉,罹病風險到達高峰。

另外,研究人員也發現,特別是一般、未加工的紅肉,與憩室炎最有關聯性。如果每天以一份魚肉或雞肉取代紅肉,憩室炎風險便下降20%。

常吃紅肉 體內較容易有發炎物質
研究作者解釋,雖然現在還不太了解紅肉攝取量為何與憩室炎有關聯性,不過吃較多紅肉的人,體內較容易有C反應蛋白、鐵蛋白等發炎化學物質,也較容易產生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腸道環境生態改變或許也是原因之一,紅肉攝取量增加,可能改變腸道細菌種類,進而影響免疫反應與腸道完整性。研究另發現,未加工紅肉的烹煮溫度越高,與憩室炎關聯性越強。

研究認為,盡量少吃紅肉,或許可以幫助降低憩室炎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0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小朋友愛喝飲料,讓許多父母相當苦惱,可樂、汽水就是添加碳酸的糖水,不但熱量高,更會造成鈣質的流失,而一般果汁中的真正果汁含量又不明確,同樣有高糖份的危機,甚至塑化劑的隱憂。雖然部分乳酸飲料與發酵乳擁有健康食品的標章,但這表示孩子喝了就沒問題嗎? 乳酸菌助整腸 好處多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收治一名女性乳頭凹陷案例,該患者從小乳頭凹陷在乳暈下,隨著年紀增長並無改善,擔心日後會影響婚姻生活及哺乳或清潔上的問題,因而前往門診諮詢治療,經理學檢查,也了解了手術方式後,該患者選擇接受乳頭凹陷矯正手術,術後獲得良好改善,且未來哺乳也預計不受影響。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有些糖尿病患者發現血糖下降,便以為糖尿病已得到控制因此不再吃藥,最後反而惡化到要洗腎的地步,台灣的洗腎者有四成是因糖尿病所導致,是排名第一的隱形殺手,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須特別謹慎,尤其不可自行停藥。 血糖控制不佳 易產生併發症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蔡旻叡指出...

閱讀詳情 »

濫用抗生素容易導致耐藥性、過敏症等不良反應出現,甚至造成「超級細菌」的出現,將危害遺留給下一代。自然界中即有許多能夠有效抵抗細菌、真菌及病毒的「天然抗生素」,能夠安全且深入的治療並保護人體。它們在冰箱或廚房就能找到,只要有這些美味的食物就能幫助消除最有害的病菌。今天要介紹的大蒜,全世界使用它們作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