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總是記不住別人的臉?這也許不是你的錯

 

科學家們知道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又名:臉盲症)的存在已經幾十年了。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患者無法識別面孔,有時甚至他們連自己的臉都不認識。

 

近些年研究人員慢慢意識到,識別面部的能力處在一個漸變的範圍內。也就是說,即使那些程度較輕的患者,他們在面孔記憶上的糟糕表現也有神經學上的解釋。

 

倫敦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London)研究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的心理學講師理查德‧庫克(Richard Cook)說:「事實上,每一位心理學家現在都已經意識到,所有認知能力,如閲讀和數學等,都是連續分佈的。臉部識別也是如此。」

 

這則消息對於像我一樣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我的情況並不嚴重(那些有嚴重臉盲症的人甚至認不出來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但這確實能解釋我為什麼總是記不住人。

 

在我開始新工作的時候,我總會盯著同事們的臉,努力去記住他們每個人,但最終還是失敗了。我曾經和一個很瞭解我的朋友聊天,他甚至還提起了我兄長女朋友的名字,向她問好,但我完全不記得我認識他。我從來不敢向陌生人做過自我介紹,擔心我們之前可能見過很多次了。事實證明,很多臉盲症患者都有這種害怕冒犯他人的心理。

 

庫克認為,我這種很難記住他人臉孔的症狀很像是輕度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的表現,而我並不是唯一的一個。儘管人們曾經認為,重度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的出現概率大約是萬分之一,但現在研究人員認為,至少有大約2%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臉盲症。

 

「我知道有些人很沒禮貌」庫克說,「但如果一名臉盲症患者沒有認出你,那絶對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禮貌,他們真的有這樣的問題。」

 

過去五年中,人們對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的認知不斷提高,促使更多人承認自己的症狀,並讓研究人員能夠瞭解更多關於這種症狀的細節。而那些有著超強臉部識別能力的人,那些對面孔過目不忘的人,也幫助證實了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的程度是漸變的,而非單純的「患病」或者「沒病」兩種。

 

臉部識別是一個複雜的技能。一個人面部識別能力差,並不意味著他的記憶力也差。面部識別能力差和導航能力差有時是同時出現的,至少在我身上是這樣。(我有一次打算從倫敦南部駕車去市中心,結果莫名其妙開去了西邊的希斯洛機場)。

 

導致臉盲症的原因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似乎是,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患者大腦中控制臉部識別的部分相互之間連接很差,而且影響這種認知能力的大腦白質纖維很可能也在導航時起作用。但這個解釋尚未被證實。

 

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設法為面部辨識能力缺乏症患者提出了一些有限的、短期改善方法。但要真正做出改變,庫克認為,必須在大腦仍具有極高可塑性之時進行早期干預。想要幫助那些面部失憶症患者記住人臉,僅靠一個臉部識別訓練軟件是遠遠不夠的。

 

本文作者是Quartz網站專欄作家,專攻哲學和心理學領域

 

(翻譯:李思祺;編輯:崔璞玉)

 

 

圖片取自pexels

以上圖文,由界面新聞授權。

界面新聞只服務於獨立思考的人群,據說全中國最牛的記者都在這裡寫稿。想勾搭他們就速速下載「界面」APP。

原文連結

 

 

相關推薦

金馬獎影帝陳松勇曾罹患糖尿病等多病纏身,緊急叫救護車送往林口長庚醫院急救,因為陳松勇曾罹患糖尿病,院方希望陳松勇留院觀察。金鐘視帝龍劭華上月因糖尿病猝逝,演藝界星星殞落,糖尿病成為國人關注的健康殺手。一、誰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1.家族史: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小孩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是高出10%~50...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濫用毒品在台灣已是大問題,根據法務部矯正統計,自2017年至2021年9月底,在監毒品受刑人人數均達2萬多人,為了早一步提高這些特色為「無病識感」的毒品受刑人出獄後的治療動機跟意願,衛福部今(2)日指出今年將投入3000萬預算,前進14家間矯正機關開設毒癮、酒癮的戒癮...

閱讀詳情 »

  塑化劑影響食安成未爆彈?  喬治華盛頓大學:肉類食物劑量最高 「塑化劑」問題被批露以來,雖然帶動食安問題意識,然而塑料製品無所不在,是否仍可能經由食物或各種方式進入人體,累積到一定劑量之後形成健康風險?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

閱讀詳情 »

經歷懷胎十月,媽媽們馬上面臨的問題就是「坐月子」。這時媽咪們處在非常弱的狀態,除了休息以外,也需要注重攝取飲食與營養素,避免產後的不良影響,而以母乳照護寶寶的媽媽也能給予孩子更多營養。現在讓營養師簡單快速說明坐月子飲食與作息如何調整吧。 全文連結:悠活原力-健康小筆記   四大營養素攝取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