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國研究: 說真心話的人,更長壽!


美國研究: 說真心話的人,更長壽!

 

(圖片來源sina


長壽

  百歲老人已經成為美國人口數量增長最快的一個小團體。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最新統計,目前大約有7萬名美國人已經跨過了難以踰越的百歲門檻,預計這個數字到2050年會增加到60萬。

  到底是什麼因素促使這些人比同年代出生的人多活躍幾十年呢?據《美國新聞網》網站報導,針對這7萬名百歲人群的分析研究顯示:基因、生活方式、性格特徵和很少生病吃藥等因素決定了他們長壽。

 

  研究者揭示了能讓人們壽命達到3位數的一些先天方面的規律。

  1.女性有明顯的優勢。百歲老人中有85%的人是女性。

  2. 一個人在什麼時候出生也會決定他的壽命長短。與在春季出生的嬰兒相比,在秋季出生的嬰兒活到百歲的可能性會稍微增高。研究者推測了人們在生命早期階段所接觸到的環境因素導致了這樣的差異。孕婦在冬季攝取的營養元素不是很全面,接觸到的陽光較少,人體內合成的維生素D也就較少,這些因素給春季出生的嬰兒健康帶來了一些長期的不利影響。

  3. 擁有一個長壽家庭。波士頓大學醫學副教授托馬斯‧波爾斯研究發現,百歲老人中有一半的人其直系親屬或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是高齡老人。

  除了先天和基因方面,研究者提醒百歲老人千萬不能放棄已經養成的良好生活方式和習慣,否則就會前功盡棄。這些老人能夠長壽的確有基因在起作用,但認為能活到百歲完全是靠基因也是一種誤區。

  1.不吸菸。
      夏威夷地區的一位長壽學家布拉德利‧威爾考克斯,他是世界上為期時間最長的百歲人群調查項目的醫學部門主任。他的研究團隊發現:不吸菸會讓活到百歲的可能性增加7倍。

  2.保持苗條的身材。減少肥胖意味著各種慢性病風險的降低。

  3.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有利於保持心態的健康。

  4.樂天派,並且心胸寬廣,說真心話
      大部分老壽星都能熟練地排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也能找到迅速解決問題的辦法;煩心事很快從他們腦海中排除,也不會為小事斤斤計較;他們在情緒上更穩定,性格外向,認真勤奮,在社區活動中表現積極。

  對於大部分體內沒有長壽基因的普通人來說,生活方式的選擇至關重要。研究者認為,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能解釋普通人長壽75%—80%的原因,而基因解釋了其餘部分。

  對百歲老人的研究還帶來了一個利好消息,即高齡並不一定意味著完全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百歲老人中有43%的人活到80歲時還沒生過什麼大病。

  波爾斯總結道:「並不是活得歲數越大就越病怏怏,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老人越是高壽,他們反而越健康。」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起初列為感染源不明的新竹家庭、亞東醫院護理師2個本土感染,都找到感染源。 目前傳染鏈線路仍可控 春節記得勤洗手、戴緊口罩 有記者詢問疫情是否可控,陳時中強調,目前主要的傳染鏈,線路都相當清晰,像是在西堤感染的移工,如工廠檢疫情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1)日公布本週(1月14日至1月20日)的基因定序,同時發表近日針對Omicron病毒感染者治療狀況的分析。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東南亞的疫情才剛開始變嚴重,指揮中心開始將東南亞的航班納入落地採檢,政策與國際現狀吻合。 Omicr...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晚間10點44分證實,晚間桃園經貿特區新增檢出COVID-19陽性個案乙事,已採檢1,005人,其中60人陽性。 與西堤有關個案中,新增的有1個在桃園經貿特區亞旭電腦中工作的2位移工(案18219、案18220),曾去西堤用餐但未第1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即時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1)日宣布新增23例本土,45例境外移入,其中境外移入中有29例為落地採檢時確診。今日的本土感染個案為今(2022)年最多,而「重中之重」的西堤餐廳傳染鏈仍尚未止歇,令人擔憂。不過亞東醫院、高雄港的本土個案有新的調查結果。 再添23例本土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