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FDA:心房顫動新型抗凝血藥安全再提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國內每年約有三萬人腦中風,其中每6人就有1人是因為心房顫動引起的!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暨中山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翁國昌表示,因心房顫動引起的「多發性栓塞中風」會導致20%的死亡及60%的傷殘機會,再加上心房顫動導致的中風患者大多於中風一年後死亡,一直耗損龐大醫療資源及社會成本,因此「預防中風」已成為心房顫動治療的重要環節。在台灣患有心房顫動的人數約30-40萬人,患者以男性居多,與心房的退化有關,年紀愈大,發生率也愈高。此外,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也會加速心房組織的退化。

翁國昌進一步說明,心房顫動患者若要預防中風,最普遍使用的藥物是具抗血小板功能的阿斯匹靈及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因warfarin劑量難以掌控及需要定期抽血監測,常讓患者疲於醫院往返,再加上有較高顱內出血機率,讓醫界對warfarin用藥安全有所顧慮,使用率普遍不高;因此有些患者使用阿斯匹靈預防。最近日本研究顯示,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並不能降低心房顫動所產生之腦中風,卻有增加腸胃道出血之風險,因此包含歐洲及美國心臟學會治療指引皆已不建議使用。

醫界一直為尋找更有效的抗凝血藥物而努力,2009年RELY研究的發表證實新型藥物dabigatran比warfarin更具有減少中風的效果,引起了一時熱烈討論。隨著新型抗凝血藥物陸續問市,目前已有更多藥物獲得健保給付,如dabigatran與rivaroxaban。

因所有抗凝血劑皆有出血風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針對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做上市後安全性追蹤,結果已發表在3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翁國昌指出,根據FDA上市後安全性追蹤報告顯示,相較於傳統抗凝血藥物warfarin,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能夠減少腸胃出血率50%以上、以及下降2/3顱內出血機率,顯示藥物安全性大幅提升,對於過去採取warfarin預防成效不佳患者,可提供另一項安全的治療選擇。

醫師提醒,新型抗凝血藥物的好處是不需監測,也少有飲食禁忌,但藥物半衰期較短,患者務必遵守醫囑按時服藥,切勿自行中斷服藥,以維持穩定的預防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30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舒/台北報導】1名55歲張先生,在一次成人健康檢查時發現左肺部有腫瘤5.4公分,住院手術切除,手術後7個月復發,淋巴轉移。輔以中藥治療後,初診時咳嗽不停,併發左胸部疼痛、肩膀痛,痰中帶血呈銹色,哮鳴聲,呼吸時容易喘,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整天疲勞倦怠、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經連續服用3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中報導】台灣約有5、6成肝癌患者在診斷之時已經屬於中晚期,且往往合併有肝硬化現象。而根據國健署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晚期患者平均存活期僅6個月。因此在治療方面,晚期肝癌患者在治療上得跟病程賽跑,必須要在肝功能良好時,使用有效藥物來治療,以獲得較好的療效。1名年近50歲的中年婦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今年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由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中華民國血友病協會、台灣中外製藥公司及新北國王球隊偕同公益合作,邀請血友病友們,進場享受籃球賽的熱「血」氛圍! 期盼透過各界的呼籲,提升大眾對血友病的關注及正向認知,給予更多鼓勵及支持。 點亮「紅色」新莊城堡、同心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期9天8夜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剛結束,於遶境期間設立巡迴衛教志工站中興大學鄭豐邦教授與澄清復健醫院,也公開了2022年大甲媽遶境隨行中、蒐集到有關民眾不適症狀的統計數據。在針對2000人的調查中發現,有超過八成以上遶境沿途民眾反映有疼痛不適症狀,其中又以肩膀疼痛佔4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