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朵悶塞 竟是鼻過敏引起

耳朵悶塞 竟是鼻過敏引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26歲的詹小姐,高中開始右耳就經常有悶塞感,尤其坐車爬山後,耳朵悶脹感更會持續好幾天。經檢查發現,詹小姐是因長期鼻過敏導致黏膜水腫造成阻塞。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系耳科醫師趙偉傑表示,感冒和鼻過敏時,會因周邊黏膜發炎腫脹造成短暫的耳咽管阻塞;而慢性鼻炎、鼻竇炎、長期過敏等,則因長期氣壓調適不良,導致耳朵悶塞、中耳積水,甚至耳膜塌陷,應盡速就醫治療。

48歲的余先生長期鼻塞,耳朵經常悶塞,反覆的中耳積水更影響生活,尤其頻繁的到各國出差,飛行起降時耳朵更脹痛難受。趙偉傑表示,詹小姐和余先生分別透過內視鏡經鼻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合併後下鼻甲切除手術後,兩位患者皆痊癒,耳朵悶塞感明顯好轉。慢性鼻炎、鼻竇炎、長期過敏、胃酸逆流、鼻咽腺樣體肥大的病人,耳咽管開合出現問題,輕者會造成耳朵悶塞,嚴重者聽力可能受損,更有1%的患者,在飛機起降時耳膜破裂。

人體調節中耳氣壓的器官是耳咽管,其連接鼻咽和中耳,經由吞嚥和打呵欠動作,牽動耳咽管肌肉,完成開合和一次氣壓的平衡。每當坐飛機起降或坐車上山坡時,大氣壓力急速改變,使得中耳氣壓隨之快速升降,更需要耳咽管正常張開來適應氣壓。若要避免氣壓不平衡造成的耳膜疼痛,可持續做吞嚥口水的動作,或打呵欠來張閉耳咽管調節壓力。

趙偉傑透露,對於無法輕易平衡耳內壓力、長期耳朵悶塞、反覆中耳積水的病人,應需先接受聽力檢查和中耳骨室圖測試,確認耳咽管功能失調,並排除神經性失聰或梅尼爾氏症等類似疾病,同時需確認是否有鼻咽癌發生。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為耳咽管氣球擴張手術,可治療耳咽管功能障礙的根本,恢復正常功能,避免反覆中耳通氣管置放的困擾。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5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藝人安鈞璨年僅31歲即罹患肝癌驟逝,引起許多藝人好友驚訝與不捨,外界推測與其長期熬夜、喝酒的生活型態,或罹患肝炎有關。醫師指出,酒喝多了會傷肝,容易導致脂肪肝及肝發炎,演變成肝硬化、肝癌的風險極高,尤其烈酒的酒精濃度高,每天不可喝超過50cc。開業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是不是很累?還是生病了?」39歲的Sandy,眼周問題嚴重,不但有黑眼圈,還有深深的淚溝,整個人看起來沒精神、氣色很差,即使遮瑕膏也蓋不住,經常被同事詢問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讓她非常困擾。收治個案的皮膚科診所院長彭賢禮指出,該患者的輪廓較深遂,但隨著臉部膠原蛋白流失...

閱讀詳情 »

是什麼神奇方法能有這麼全面的功效呢?   它就是我們古老的中醫的方法——拍打帶脈,該法在古代的宮廷很盛行,全,而帶脈就在腰部,慈禧為什麼喜歡這樣做,原來她在68歲時她患上一種嚴重的便秘,太醫給她開了一副中藥,慈禧嫌中藥太苦而沒有服用,後來一位精通道家養生術的太醫教...

閱讀詳情 »

酒量好的人突然容易醉酒,精神好的人突然精神頭變差,這些都要小心,這些症狀是在提醒你要注意好你的肝臟,在表明肝臟的狀態不好或者肝病已經找上你了... 容易酒醉或是因為肝病 如果你一直酒量不錯,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沒幾杯就被“放倒”,噁心,頭暈;如果你一直在通宵達旦的麻將生活中游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