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潰瘍好不了 他十二指腸長腫瘤

胃潰瘍好不了 他十二指腸長腫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胃潰瘍常復發要小心!一名年僅12歲的男童,日前持續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就醫治療仍無法改善,進一步接受內視鏡檢查,竟發現十二指腸長出多顆腫瘤,並已轉移肝臟,確診罹患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醫師指出,胃潰瘍、胃穿孔反覆發生,恐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典型症狀,建議患者就醫檢查。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2011年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瘤,併發多處轉移而逝世,「賈伯斯病」因而被社會大眾認識。根據國內癌登資料統計,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率為10萬分之1.51,每年約新增400名患者。

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鄭祖耀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為罕見的腸胃道或內分泌器官疾病,最常好發部位是腸胃道、胰臟,其次為肺部,臨床症狀有持續性腹瀉、復發性難治的消化道潰瘍、臉潮紅,以及間歇性的低血糖現象,例如心悸、盜汗、饑餓感、頭昏等,部分患者也可能無任何症狀。

鄭祖耀強調,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會在體內不同器官發生,特別是胰臟及小腸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惡性度最高,目前治療方式是將腫瘤切除乾淨,對於無法完全切除或發生轉移者,則可使用生物製劑、標靶治療、化療,緩解症狀、延緩腫瘤惡化。

過去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不易發現,超過5成患者發現時已出現腫瘤轉移,平均存活期僅剩33個月。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表示,目前透過內視鏡檢查,可讓8成患者在腫瘤未轉移前就發現疾病,有助於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00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同一側的肋骨骨折出現連續三節肋骨以上都有兩處斷裂就為連枷胸,臨床上,屬於較為嚴重的肋骨骨折。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外科杜承哲醫師指出,連枷胸會使患者無法正常呼吸,甚至出現呼吸衰竭或肺炎,即使沒有呼吸衰竭,也可能需臥床至少三個月,但有研究指出,若能及早進行骨折固定,將有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五十四歲郭先生是自行車運動好手,一百公里騎三個多小時,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還曾經多次成功挑戰武嶺。但日前突然短短二十天內明顯水腫,體重從七十五公斤暴增到九十五公斤,卻不覺得不舒服,直到想藉加強運動消腫,才稍微感覺心跳變快。經檢查後發現,竟是有生命危險的嚴重心衰竭,緊急安...

閱讀詳情 »

全身的骨骼 我們全身的兩百多塊骨骼,相當於人類的支架,同時也擔負著造血、保護內臟、貯藏鈣質等功能。 人體的支柱—骨骼 我們全身的骨骼有 206+α個,之所以用+α來表示,是因為每個人的尾骨數目不盡相同。 如果沒有骨骼的話,人體無法保持外型,也沒辦法活動。骨骼是人...

閱讀詳情 »

這季產什麼就吃什麼 最適合我們的食物,就是合乎自然、當季生產的食材。而且當地、當令的新鮮食物,不會因額外的運輸、加工,增加食材的成本以及減損營養成分。 以臺灣為例,夏季的瓜果類蔬菜如絲瓜、苦瓜、黃瓜等,是最好的消暑食材。因為盛產,所以價格便宜,更重要的是當季生產最新鮮。尤其對於天生體質燥熱者,瓜果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