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疫從「心」做起! 掌握5字訣重拾自我效能感

防疫從「心」做起! 掌握5字訣重拾自我效能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病毒傳染,遍及全球。社交活動、休閒娛樂、交通運輸都大受影響,甚至應該到教室的學生改成遠距視訊,幾乎所有人一輩子生活都未曾經歷如此廣泛的壓力。台灣還有數萬人曾經直接體驗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不能出門,不但活動受限,更擔心自己會被傳染。

防疫大作戰 五字訣面對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理師吳慧娟表示,面對疫情,人們出現恐慌、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是在所難免的,然而若是這些情緒感受過於強烈或持續太久的話,可就讓人吃盡苦頭了,甚至變得疑神疑鬼,進一步影響到日常生活。

吳慧娟心理師表示,疫情仍可能持續一陣子,在壓力源未能快速解除的情況下,心理調適是相當重要的,她呼籲民眾可以依目前衛福部最新的「防疫大作戰」中,心口司諶立中司長所教導的「心理急救-安、靜、能、繫、望」來應對疫情壓力。

促進安全平靜 增進效能聯繫

面對新型態的傳染疾病,人們所知有限,目前有許多管道提供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及疫情資訊,建議可適度蒐集相關資料,增進了解。但須留意訊息的正確性,亦不要過度關切之,以免引發更多恐懼及不安感。另外,也要做好自身防護,如:配戴口罩、勤洗手等。

面對突發且未知的事件,人們往往會有不安及失控感,除了恐慌、害怕、焦慮等負面情緒,亦可能出現失眠、頭痛、胃痛等身心症狀,此時為了平衡身心狀態,應盡可能從事一些能讓自己感到平靜或安定的活動,尤其是平常就在從事的休閒活動,有助平定心情。

重拾自我效能感 合作戰勝疫情

對於現代人而言,大多時候我們覺得社會是安全的,即使罹患疾病也能有相對應的治療方式,但如同前面提到的,面對未知我們常會經驗到失控感,故此時重要的事情之一,便是增加自我效能感。例如,近日在網路上,看到許多分享自製餐點的文章,就是一種重拾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隨著確診人數的增加,人們逐漸減少外出及參與聚會,然而仍可以利用網路或電話維持與他人的聯繫,互相表達內心感受與想法,彼此支持、鼓勵,藉此減少孤獨感。當防護工作均適當執行,且配合政府防疫相關政策外,我們也要多強化正向心理,時時灌注希望感。

生活面對疫情 正向能量擊退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家可能暫時覺得難以因應,但要相信人都有潛能,有辦法慢慢找回自己原本的調適能力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運用。

若嘗試執行後,仍難以緩解負面感受且影響生活時,可尋求心身科專業協助,若不方便直接就醫者,也可以先撥打1925安心專線進行諮詢。可常常告訴自己疫情將會逐漸減緩,抱持「全民合作,戰勝疫情」的正向能量,可有助提升面對疫情的韌性。

【延伸閱讀】

抗精蟲抗體導致不孕 中醫調理喜得子

發炎、感染來勢洶洶! 小心繼發性免疫缺乏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新冠病毒會影響腦部,引起類似譫妄症、川崎症的病症?罹患譫妄症,會讓人對環境、時間不再敏銳、情緒控管下降,只要未造成腦部細胞完全死亡,便有機會康復。近期國外的新冠病人,陸續出現譫妄症現象,台大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提醒,若出現譫妄症,即便沒有呼吸道症狀,仍要考慮新冠肺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也曾想減重卻又不小心復胖嗎,其實關鍵就在於習慣。根據《韓國第一健身女王的短時高效健身計劃》書中指出,想要不復胖,就得養成十個一直瘦的飲食習慣,尤其想要度過健康又清爽的每一天,更得從小地方開始實踐,讓自己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讓習慣成為第二天性,自然就能越來越能享受身心愈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80歲的黃先生因中風而長期臥床,近日因上腹痛及發燒被送至衛福部樂生醫院急診室,經超音波及抽血檢查,診斷為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由於醫師評估其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因此為他進行「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引流出許多化膿的膽汁,術後經由抗生素及靜脈輸液治療,目前腹痛改善,且恢復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新冠肺炎疫情還未平息,民眾少外出宅在家,追劇、滑手機,長時間用眼要小心眼部病變。66歲的林先生前陣子右眼出現明顯飛蚊症狀 ,檢查發現是視網膜裂孔及局部視網膜剝離,林先生說,原本只檢查出視網膜有一處裂孔,修補又發現另一處破洞,當初還好及時就醫,不然視力受影響就回不去了。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